中国奶业协会今天公布的首份《中国奶业质量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乳成品抽检及格率达到99.5%;生鲜乳中乳卵白、乳脂肪两大养分成分平均值都已高于国家标准;规模养殖场生鲜乳中体细胞平均值低于欧盟限量值,我国乳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
2009年以来,农业部共抽检生鲜乳样品15.1万批次,抽检对象笼罩所有奶站,监测指标涵盖所有犯禁添加物,三聚氰胺等犯禁添加物检测及格率连续7年坚持100%。
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谷继续介绍,2015年我国奶类产量387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8%;奶牛单产达到6吨,比2008年增加1.2吨。乳成品加工业蓬勃发展,规模以上加工企业638家,乳品乳成品产量2782.5万吨,比2008年增长53.7%。乳成品消费连续增长,“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4.5%,但如古人均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还有较大增长潜力。
2008年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以来,我国出台和完善了奶业法规政策和标准制度,大力展开奶业整理和振兴。
在奶牛养殖环节,陆续加大对奶业的搀扶力度,实行了奶牛良种补助、标准化规模养殖、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等一系列政策办法,促使奶业发展从数目扩大向质量效益提升改变,从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改变,奶业生产水温和奶源质量陆续提升。
在收购和运输环节,整体展开奶站清理整理,严厉准入管理,果断取消不及格奶站。奶站数目从2008年的2万多个削减到8500个,奶站的基础设施、机械设备、检测手段和人员素质水平明显提升。生鲜乳运输车所有完成专车专用,持证运输。
在乳品加工环节,落实《乳成品工业产业政策》,对乳成品及婴幼儿奶粉企业生产允许进行重新审核,淘汰了一批奶源无保证、生产技术落伍的企业,大力推动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吞并重组,优化产业构造,有力保证了乳品质量安全。乳品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主要乳品企业在生产设备、加工技术、管理运营等方面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如今,我国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组织化水平陆续提升。2015年存栏100头以上奶牛的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8.3%,比2008年提升了28.8个百分点,规模养殖场100%完成机械化挤奶;奶农专业协作社超出1.5万个,是2008年的7倍多。(记者高云才、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