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距“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已经一年了。
冷木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即将竣工。在这里,被村民誉为“活报警器”的地质灾害监测员刘万书从未休息过。地震后,她每天穿梭在各监测点之间,为乡亲们监测险情;雨夜里,她迟迟不肯入睡,坐看雨情变化,只为村民能够睡得安稳……
一年了,刘万书现在过得怎么样?24日,在穆坪镇新宝村冷木沟地质工程旁边的老屋中,记者再次见到了她。
风雨中的“活报警器”
中午,刘万书做完午餐,收拾妥当后,拿着5厘米宽的木板和对讲机向屋后山上的大坎前监测点走去。此行,她要监测裂缝的宽度是否增加。
山路虽然崎岖,57岁的刘万书依然步伐稳健。
“这个监测点很近,只要10多分钟便可到达。我负责的另一个监测点就远多了,最快的速度也要个把小时。”刘万书边走边介绍,第一次监测大坎前监测点时,裂缝的宽度刚好是木板的宽度,可上周末,裂缝的宽度已经达到了10厘米。
到达大坎前监测点,刘万书顾不上歇口气便开始工作。“裂缝现在能同时容纳两个木板的宽度还有余。”刘万书皱了一下眉头,这就意味着裂缝的宽度依然在增加。刘万书立即通过对讲机将监测点的实际情况反馈给穆坪镇相关负责人。“对讲机是地震之后配置的,有了对讲机,一旦有任何新的发现,都能及时汇报。”刘万书说,现在,只要上山,对讲机便随身携带,寸步不离。
随即,刘万书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另一座山上的监测点。“平时隔两三天就去监测点查看一次,如果遇到下雨和汛期,天天都得去。”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道出了刘万书对工作的坚守,凭着这股韧劲儿,刘万书在这个岗位上干了6年。
“4·20”芦山地震前,宝兴的汛期是5月至10月,“4·20”芦山地震后,为确保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宝兴县将汛期提前至4月。现在,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刘万书每天必做的工作就是上山到各监测点查看。
“习惯了,这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牵挂。”地震后,险情加剧。每到雨夜,刘万书就要观察雨情变化,深夜里在屋檐下与火盆相伴,一直坐到凌晨。即便村民们暂时迁出冷木沟的那段时间,刘万书的监测工作依然每天照常进行。
“刘姐好着呢,一有讯息,她便挨家挨户告诉我们。”同村的王俊说,刘万书就是冷木沟的“活报警器”。
六年如一日的坚守,刘万书把自己看作村民的眼睛,每一次的监测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地质灾害是悬在冷木沟头上的‘定时炸弹’,只有及时监测,时刻牢记险情,才能防患于未然。”这是刘万书时常念叨的一句话。
新生活里的“守旧”人
从山上归来已近下午5点,片刻的休息后,刘万书又忙着为家里的客人准备晚餐。这些客人就是来自冷木沟地质工程施工队的十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刘万书每天负责他们的一日三餐,每个月有2400多元的劳务报酬。
工程再过一个月就要结束了,刘万书预备去打些零工,加上爱人的退休工资,生活也能过得很滋润。
刘万书有两个已经结婚成家的女儿和两个孙子。“住在县城的大女儿,去年地震后买了一套170多平方米的房子,已多次催促我到县城生活,好让一家人相互有个照应。”
对于这样的生活,刘万书也很向往。毕竟在经历了地震的考验后,一家人对亲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但刘万书最终选择了继续留在冷木沟与丈夫在共同修建的老屋内。这其中,不仅有对老屋的不舍,更因为作为一名地质灾害监测员,身系冷木沟内百余名村民的安危,她不能离开这里。
“如今,沟里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也快结束了,各种监测地质灾害的高科技设备都进驻到沟里。”刘万书高兴地说,冷木沟的监测防御水平肯定会提高不少,这就意味着自己的工作将比之前轻松许多。
即使这样,刘万书依然很坚定,只要还是一名地质灾害监测员,她就会继续坚守岗位,继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更多的人能够安心入眠,快乐幸福地生活。 实习记者 唐小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