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夹金山见证新中国大熊猫保护60年

栏目:企业    来源:互联网    作者:如思    发布时间:2015-05-29 14:28   阅读量:8449   

“大熊猫外交”:中国敲开通向世界的大门

1954年初夏,四川宝兴县城出现一队从北京来的客人。他们要在这里设立野生动物狩猎站,成立北京动物园宝兴园林局,把珍贵的大熊猫送到北京去。

王洪阁、何光昕是负责人。王洪阁介绍,1953年北京动物园成立时,动物种类很少,国内珍稀野生动物更是凤毛麟角,为了让国际友人和国内游客在中国首都北京可以看到国宝大熊猫,决定到宝兴来探寻大熊猫的踪迹,并伺机捕捉到北京动物园。

“一是大力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知识;二是只准捕捉,不准伤害;三是保证人身安全。”王洪阁、何光昕等人出发前,动物园领导反复叮嘱他们。

辗转来到宝兴后,他们立即向当地群众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知识,同时组织狩猎队上山,一边调查大熊猫的活动区域,一边组织狩猎。

王先忠曾任宝兴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据他介绍,狩猎站成立后,从北京来的专家们便整天在深山密林中穿行。一旦发现大熊猫的身影,他们就悄悄向它靠拢,伺机捕捉。但大熊猫十分敏捷,加上“不准伤害”的禁令,于是大熊猫有恃无恐地在重重包围圈中如入无人之境,屡屡上演强行突围的好戏。

后来,大家想了一个办法,发现大熊猫后就把它往树下撵,逼大熊猫上树,狩猎人员在树下张网以待。这样捕捉到的大熊猫不仅毫发无损,也保证了狩猎人员的人身安全。

1957年5月18日,大熊猫“平平”、“硗碛”被送到了苏联莫斯科国家动物园。“平平”、“硗碛”均来自宝兴县,它们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走出国门的“国礼”大熊猫。

截至1979年狩猎站撤走为止,该站先后共运走宝兴活体大熊猫78只,除供北京动物园展出外,还向国内其他动物园送去了30多只。

1979年,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狩猎站完成了历史使命,北京动物园宝兴园林局撤销。

北京动物园野生动物狩猎站在宝兴狩猎大熊猫一事,已是一段尘封的历史,但谁也不可否认宝兴大熊猫对中国外交作出的重大贡献——18只大熊猫作为“国礼”,肩负“大熊猫外交”的重大使命,离开家乡的大山,漂洋过海,为新中国敲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

保护大熊猫栖息地:中国赢得世界尊重

“1969年,我从北京林业大学毕业,分配到宝兴。工作到现在,只干了一件事,就是保护大熊猫。”四川省蜂桶寨国家级自然区管理局原局长崔学振告诉记者。崔学振说,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就是在宝兴发现并命名的。1869年3月11日,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在日记中写道:“我看到了一张展开的那种著名黑白熊的皮,我的猎人告诉我,明天就出发到野外猎杀这种食肉动物。它可能成为科学上一个有趣的新种。”阿尔芒•戴维把大熊猫介绍给了世界,“猎杀这种食肉动物”的愿望也成了西方狩猎者和物种标本采集者狂热的追求目标。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有文字记载运往国外的大熊猫至少有73只,很大一部分就是在宝兴猎杀的。

从那时起到狩猎站撤销,短短百年间,宝兴县的野生大熊猫至少被猎杀或调走200余只,这对于一个衰退的大熊猫种群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

随着野生动物狩猎站的撤销,大规模、带有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捕捉活动停止了,真正意义的大熊猫保护——栖息地保护开始了。

谁知好事多磨,狩猎站被撤销后的第四年,邛崃山系冷箭竹大面积开花枯死,这场更大的灾难使野生大熊猫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在专家眼里,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将迫使大熊猫易地觅食,让大熊猫远亲交配繁殖,避免近亲交配和“孤岛”化生活,更符合“适者生存”的法则。但现实状况不容乐观,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大熊猫的生存空间被挤占,其迁徙受到阻碍,大熊猫濒临绝境!

夹金山历史上第一次抢救大熊猫的活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确定了“三不准”(不准上山打笋子,不准上山放狗打猎,不准上山安放猎套)、“四不死”(大熊猫不饿死、不烧死、不打死、不冻死)和“一报告”(发现病饿大熊猫要立即报告)的保护原则。

夹金山下的宝兴人民积极行动起来,他们建立起巡逻队和观测点,只要一发现病饿大熊猫,立即给予抢救。几年时间内,成功抢救大熊猫32只,占全国抢救大熊猫的1/3,其中16只康复后放归栖息地中。

2005年底,以夹金山为标志的“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接受专家评审。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戴维•谢泊尔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到夹金山实地考察评估,他在大熊猫出没的栖息地中徒步跋涉上百公里。

考察中,戴维•谢泊尔看到很多规划中的电站停工了,矿山也停止了开采,废弃的矿山公路已披上了绿装……壮士断臂般的大熊猫栖息地保护,让他欣慰不已。离开雅安,戴维•谢泊尔留下一句话:两个戴维相约百年,我们的共同目标是,保护自然的宝贝和人类的宝贝,让大熊猫永远在栖息地生存,与人类和谐相处。

2006年7月12日下午,雅安市人民政府遗产办负责人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传来喜讯:“我们成功了!”在维尔纽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一致决定,将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最终如愿入选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名录,这是世界上以野生动物为主体的最大遗产保护地,也是中国进入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名录的第一个以野生动物为保护主体的遗产保护地。

大熊猫放归:中国开启大熊猫保护新纪元

许多被救助的大熊猫离开宝兴就再也不会回来,每送走一只大熊猫,也意味着送走一个家庭,大熊猫宝宝将不会降生在夹金山中。

“送走一只,这里的大熊猫就少了一只。如果抢救成功后的大熊猫都送走了,有朝一日,宝兴大熊猫就会绝种。”每送走一只大熊猫,崔学振就会很伤心。“大熊猫最好的保护是野外保护,而不是圈养起来。”崔学振呼吁“保护国宝,把根留住”,要不然,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发现地将出现尴尬局面,雅安没有野生大熊猫!

为了留住宝兴大熊猫,只要听到野外发现大熊猫的消息,崔学振都要赶到现场查看,就近抢救后,没有生命危险的,重新放归自然。

“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圈养不是保护大熊猫的最终目的,而是为了野外放生。”其实,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专家们的梦想,也是让大熊猫重归山林。

2003年,卧龙基地一只人工繁殖的雄性大熊猫“祥祥”开始进行放归野外试验,2006年4月正式放归自然。

求偶时,几只雄性大熊猫会为了争夺一只雌熊猫互相争斗,“祥祥”到了野外之后,因与其他公熊猫争夺一只雌熊猫的爱情,结果受了重伤。卧龙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把它救回来治好后,再次将它放回,可“祥祥”还是死了。

“祥祥”死了,崔学振哭得很伤心,但让崔学振欣慰的是,“祥祥”死了,大熊猫放归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今年4月29日,在雌性大熊猫“盛林一号”成功放归的基础上,四川省林业厅将救护于甘孜州泸定县的野生雌性大熊猫“泸欣”易地放归于与夹金山不远的雅安市石棉县栗子坪自然保护区,这标志着大熊猫野外放归科学研究进入新的阶段。

热搜:大熊猫,熊猫,大熊猫,熊猫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夹金山见证新中国大熊猫保护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