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正在为重建忙碌着
18日,元宵节后第五天,上午11时许,川藏兵站部的运砖车队连续第5天,再次将18万匹红砖运到了宝兴县五龙乡的临时储备点。稍后不久,这批红砖将按顺序分批分发到宝兴县各乡镇的重建户手中。“节后,宝兴再次成了一个繁忙的大工地。”同行的五龙乡副乡长周晓峰说道。
就在距储备点十多分钟车程的五龙乡团结村1组(小地名:弥勒沟),节后的工地上早已恢复了往日的繁忙。两座高高的塔吊挥动着长臂,将各种施工材料快速运至指定地点。工地上,砖刀敲打砖块发出的清脆声也清晰可闻。
有讲究
提前准备 抢抓进度
“赵哥,新招来的工人什么时候能到位?我这里工期催得紧,要快点哦。”作为团结村新村聚居点的劳务技术负责人,张建军面对节后更加紧迫的工期,心急火燎,忍不住向负责招聘工人的劳务公司发起了牢骚。
自元宵节第二天正式复工后,整个工地上只有70多名工人。除了部分工人还未到岗外,有一部分工人因技术不过硬,成了施工方淘汰的对象。
“虽然工期紧,要抢抓进度,但也要保证施工质量。”张建军说,目前招聘的第一批20多名工人已经基本到位,而第二批招聘工作也已开始。预计在本月25日,工人将全部到齐。届时,施工方将重新启动24小时施工模式。
说话间,张建军从值班室的墙上取下一顶安全帽,与刚赶到工地的施工总负责人向正在施工的三栋住房赶去。因为这三栋住房所处的位置刚好位于工地内两处长臂塔吊的作业半径之外,如不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
经过十多分钟的商量,张建军找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我们将采取在三栋房屋之间设置龙门吊,并通过附属轨道的铺设,将各种施工材料快速输送至施工作业面。”张建军说,在租赁的龙门吊运抵之前,他们将增加人力,尽可能抢回失去的工期。
根据施工信息统计,到今年“4·20”前,团结村1组新村聚居点17栋(47户)房屋中的14栋住房将实现主体工程完工,进入坡屋面施工阶段。为确保进度,施工方不仅巩固了供砖货源,而且按照极限容量,在工地内提前储备了近20万匹红砖。此外,节前订购的50吨各型钢材也已全部到位,完全可以保证工地24小时不间断施工。
添活力
新生力量 技术斗硬
“再送几桶水泥来,趁天气好,多干点。”说话的是来自德阳什邡的工人钟纲全。作为年后来到新村聚居点施工现场的新生力量,有着近20年丰富砌砖经验的他,正熟练地挥动着砖刀,将一匹匹红砖变成了整齐又牢固的砖墙,并不时根据现场施工监理的要求和自身经验,用专用的线坠测量砖墙的垂直度,尽可能保证墙体施工能一次成型。
“此次和我一起来宝兴参加重建的老乡有7人,都是在元宵节后第二天一大早包车赶来的。”钟纲全说,五年前,家乡曾遭受到“5·12”汶川特大地震的破坏,此次得知能来宝兴务工,心中多了一份报恩的念想。就是要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和扎实的技术,为宝兴群众早日建起新家园。
据介绍,为确保施工进度的齐头并进,负责团结村1组新村聚居点的施工方,在节后向所联系劳务公司招聘工人时,特别强调了“技术过硬”这一标准。也正是有了这一标准,此次从成都、大邑、资阳、什邡等地来的工人,都为从业经验在10年以上的技术型选手。
中午12时许,午饭时间,饭桌上是飘着浓郁香味的蒜苗回锅肉,以及莴笋肉片、炒白菜苔和凉拌黄瓜。忙碌了一上午的工人们按时吃上了热腾腾的饭菜。“小伙子们,吃了饭抓紧时间休息,1点钟还有一批施工材料要调运。”说话的是负责工地劳务技术协调、今年已62岁的彭汝能。他话里的小伙子们,是来自雨城区北郊镇的4名长臂塔吊操作手。
今年20岁出头的田雨恒、27岁的田雨培是一对堂兄弟,均有高空作业特种施工许可证。自去年12月初来到工地上,凭着任劳任怨、吃苦耐劳、技术扎实过硬的综合素质,他们得到了施工方、监理方和工人们的一致认可。
“地震后,家里的房子轻度受损,目前已完成了维修加固。”田雨恒说,按照工程的施工进度,最少还将在这里干上3个月。虽然没有电视,没有电脑,生活也有些单调,但他们依然会继续坚守岗位,踏踏实实地吊装好每一批材料,为宝兴、为雅安的灾后重建贡献一份力量。
桑锦 记者 孙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