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阳光金灿灿,八月的宝兴水果飘香。走进距离宝兴县城约10公里、有着“水果之乡”美誉的五龙乡,绵延数百亩的梨树刚刚经过了丰收季的第一波繁忙,正静静等待着即将到来的下一波车流。
也就是在这里,当水果的芬芳为果农们带来渐鼓的腰包时,藤椒油的香麻扑鼻、核桃的满口回香,以及高附加值的天麻,也正渐渐呈现在人们眼前,展现着灾后科学重建中,宝兴特色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抗风险能力的提升。
一张路条在手
梨儿销售不愁
“德强,再帮我装10袋黄金梨,每袋20斤,下午就要哈!”16日上午,家住五龙乡东风村9组的果农杨德强开着面包车刚到村文化活动室外,就被两个朋友挡了个正着。对于这样的场景,从本月初梨树开始第一轮丰收之时就忙个不停的他来说,早已习以为常。
“这几天都有来自芦山县、天全县,甚至成都的收购商打电话来订购。”杨德强说,8月中旬正是黄金梨丰收的时期,因其外形酷似苹果、耐储存、口感爽滑、方便运输而受欢迎。而在8月的上旬和下旬,又是丰水梨和元黄梨的出产期。按照亩产1500公斤,平均售价每公斤6元计算,仅种的6亩梨树就可为杨德强带来约2.7万元的收入。而以全村200亩梨树计算,仅此一项就可为该村带来近百万元的收益。
考虑到全乡共有上千亩梨树,宝兴县有关部门在经过数次实地考察后,制定了在县城唯一一个农贸市场开设临时专售区,和采用开具路条以方便运输的方法。按照这一方式,凡是进入宝兴的收购商,只需在五龙乡政府开具专用路条,并盖上公章,就可不受交通管制影响,一路顺利将梨运出宝兴。
“其实在五龙乡,东风村的主打产业并非梨,而是多达600亩的枇杷。”村委会主任范烈介绍,地震后,通过县内各个层面的大力推介宣传,五龙乡的枇杷第一次为更多的外地收购商所知,不仅没有跌价,反而卖出了每公斤20元-24元的高价。“今年恰逢枇杷大小年中的小年,1亩地仅有2000元收成。但明年肯定是个丰收年,加上今年已打出了名气,销售肯定不用愁。”范烈说。
三次探索
核桃迎来丰收
除了梨和枇杷,五龙乡团结村发展多年,期间曾连续两次失败的核桃产业也有了非常显著的起色。今年中秋节,该村的核桃将迎来第一次上市。
说起失败的经历,村委会主任杨玉伦有着最为深切的感受。第一次是2001年,因为没有经验,所选品种两年后只是开花却不结果。第二次是2004年,核桃树最终虽然结果,但个头却又小又硬。
2011年,就在全村人准备转变方向种植经济林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宝兴籍的邛崃人返乡寻根,在与杨玉伦的交谈中,知道了村里产业发展所遇的尴尬,当即承包了200亩核桃地。
当他的核桃树苗种下一年后,村民发展核桃的积极性再次被调动了起来。原来,这些原本需要两年才能看到效益的核桃树,仅仅用了一年就开始试果。今年初,团结村的核桃树面积很快新增近700亩。
杨玉伦说,今年是第一年挂果,每亩地的产量约100公斤。如果按每公斤30元计算,今年亩产收入可达3000元。“等进入丰产期后,亩产量可超过500公斤。”
除了以核桃为主产业外,团结村从2011年开始发展起了副业,将野生山药家种。而当下,正是山药生长最快的季节。按每亩均产1000公斤,每公斤售价20元计算,近百亩山药地今年又可为村民带来相当丰厚的回报。“明年,村里可能还要扩种300亩核桃,灾后科学重建,咱们团结村不用愁了!”村民阎卫刚说。
与企业签协议
藤椒丰收不愁卖
在东风村,种植藤椒是2011年才开始发展的特色产业。这一年,为了充分利用村里相对贫瘠的土地,五龙乡于当年6月底组织部分村民前往眉山市洪雅县,实地考察当地一家规模较大的藤椒油加工企业。在此次考察回来后,东风村9组村民周齐军当即种下了11亩藤椒苗。
沿着蜿蜒曲折的田间小路,记者来到周齐军的藤椒地中,原本只有20厘米高的藤椒苗,如今已长到了两米高。周齐军表示,此次地震后,家中原本种植的小樱桃几乎颗粒无收,这让他认识到了延长产业链,增强自身抵御风险能力的必要性。而这一保障,就来自于他现在种植的藤椒。
范烈表示,村里目前种植的300余亩藤椒已全部和生产企业签订了供销协议。“种植销售全部不用愁,自己所要做的就是好好管护这些宝贝疙瘩。”周齐军说,他准备把玉米全部砍掉,转而在藤椒树下种土豆、红苕等相对低矮的农作物,给藤椒的生长留足空间。
发展起了藤椒的五龙乡并没有因此而闲着,为进一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乡里的干部们率先吃了“螃蟹”。“目前正借用亲戚家的地试种天麻。”乡长孙埔说,一旦成功,将引进到乡里海拔相对较高的村种植。 记者 孙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