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23时4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一号送入太空。
据悉,此次发射的卫星是我国通信技术试验系列卫星的首颗星,主要用于开展ka频段宽带通信技术试验。
卫星通信使用到的频段涵盖l、s、c、ku、ka等频段,由于c和ku频段的频率工作范围相对有限,而ka频段的频率工作范围则要大数倍,在现代军事和民用通信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8次飞行。
新华社发
链接
中科院建“两弹一星”纪念馆
部分科技工作者姓名首次披露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记者吴晶晶)记者13日从中科院获悉,由原中科院怀柔火箭试验基地原址改建的“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日前正式开馆。其中,一些当时参与“两弹一星”工程的科技工作者的贡献乃至姓名首次公开披露。
“两弹一星”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据介绍,当时中科院先后投入了40多个单位、一万七千多名科研人员参与“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建立了“两弹一星”相关的主要科学基础,造就了大批领军和尖子人才,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开拓了一大批新兴科技领域,并由此形成了后来中科院的机构规模和学科布局。
中科院副秘书长曹效业说,在这个外貌如旧的展馆中,大家不仅可以看到“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其中有17位曾在中科院工作,他们开拓了我国原子弹、氢弹、导弹、运载火箭、人造卫星事业;也可以看到一大批在科研一线奋力拼搏的科技工作者,他们中许多人的贡献乃至姓名是第一次公开披露。
据介绍,纪念馆位于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怀柔校区,由原中科院怀柔火箭试验基地原址改建。火箭试验基地始建于1958年,当时的任务是探索和开发用于远程火箭的高能液体推进剂和发动机的地面试车工作。现在,这里依然保持着当时的面貌,参观者可以看到很多当年科研人员用于试验的设备和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