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只种水草不养鱼:洞庭湖区生态修复促“大湖”更美

栏目:产业    来源:中新网    作者:燕梦蝶    发布时间:2019-05-02 16:53   阅读量:14875   

中新社益阳3月29日电 题:只种水草不养鱼:洞庭湖区生态修复促“大湖”更美

春日的大通湖微波荡漾,湖下水草轻轻摆动,远看如同给湖面铺上了一层绿毯。澄澈湖面上,村民刘秋林等人正驾着小船,将黄丝草、轮叶黑藻等各类水草苗种在选定的湖面,让湖底保持“四季常青”。

“湖泊是干嘛的?放在以前,大通湖人都会说‘养鱼’,但最近已经不养了。”从经营水产公司到种草,刘秋林在一年时间里完成身份转换,如同大通湖,“现在是碧波万顷、物种丰富的生态湿地”。

大通湖是湖南省内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也是组成洞庭湖的四个较大湖泊之一,维系南洞庭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和天然屏障,被当地民众称为“大湖”。2012年,大湖还是国家“良好湖泊”,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湖泊名录。

然而在2015年,一份水质监测报告将“大湖”推上风口浪尖:12.4万亩的湖泊被118公里的围网分割成一个个“精养鱼池”,围网、切割、投肥,湖体总磷总氮超标,水质沦为劣V类。

“短短几年时间水体就恶化到如此地步,不意外。”大通湖渔场场长夏忠明说,原为国有渔场的大通湖一直延续着适度养殖的传统,湖区水草成林、野鱼成群。但在2008年被租赁经营权后,湖泊沦为逐利工具。

承包企业租赁了49年的经营权,打出“中国湖泊低碳循环渔业第一湖”口号,投放量和产能却比适度养殖容量高出三倍之多,大量饲料、肥料被投入湖中,掠夺式养殖模式让水质迅速恶化。

“当时鱼从湖里捞出来就卖,毫无节制,水生植物覆盖率一度为零。”夏忠明说,湖区自2016年起寻找治理之道,控制投肥、投饵、投苗,减少养殖污染,投放药剂治污,核心湖区清淤,水质却并未向好的方向转化。“湖体已丧失自我修复的功能。”

2018年,当地政府通过仲裁彻底收回大通湖承包合同,下定决心“退渔还湖”,并邀请武汉大学生态修复团队进行水生植被重建研究与实践,尝试种植水草“疗伤”。

“每天一二十万元(人民币)往水里倒,心里着实没底。”大通湖区建设交通环保局局长尹波回忆说,当地动用了数十艘船、几十位渔民,在2018年1月和2月冒着严寒,种植逾30万斤草。“我每天都要到湖里看一趟,直到看见初生的成片水草嫩苗,心才落下来。”

经过一年的水草修复,全湖10万亩水域覆盖了水草。2018年底,大通湖水质监测指标除总磷外,其它指标年均值达Ⅲ类以上标准。

“水生植被生长过程中吸收湖中富足的营养,能重新构建稳定的生态群。”武汉大学副研究员王力功说,伴随水生植物恢复,以水草为栖息地的虾蟹、蚌类和螺类等底栖动物恢复出现,大量候鸟回归,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

“大通湖上风清,莲花丛里鱼奔。稻花香飘万里,闲来细听蛙鸣。”目前,主要入湖口已建成823亩湿地,除了对外源污染物起到生态拦截作用,还将助力大湖的生态旅游。(完)

热搜:生态,生态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只种水草不养鱼:洞庭湖区生态修复促“大湖”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