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2+26”城市蓝天保卫战路径渐明

栏目:产业    来源:互联网    作者:许一诺    发布时间:2017-04-03 12:43   阅读量:15718   

记者观察

本报记者 陈婧

今年,包括北京在内的28个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将实施最为严格的污染防治措施。

近日,环保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和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6省市联合公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共推出19条措施,明确了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沧州等“2+26”城市今年的大气污染治理任务。

业内人士曾对历次重要污染天气过程分析显示,在污染发生时,污染团在这些城市相互传输叠加,导致区域性的重污染。而长期以来,由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防治措施不均衡、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不一致、督查执法力度不统一等原因,协同应对还比较薄弱。因此,亟待加强该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力度。不断强化协同治理机制,不断加码区域治污减排政策。

记者认为,从京津冀大气污染传送通道城市首次在重要文件里明确可以看出,联防联控对改善区域及通道城市空气质量的意义正逐渐被重视。

今年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的考核年,为了确保完成《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的2017年各项目标任务,《方案》从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加强工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实施工业企业采暖季错峰生产、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

在综合施策的基础上,《方案》明确了多项细化目标。例如,针对每年取暖季京津冀往往遭遇大面积、长时间重污染天气的问题,《方案》提出,北京、天津、廊坊、保定市10月底前完成“禁煤区”建设任务。传输通道其他城市于10月底前,每个城市完成5万-10万户以气代煤或以电代煤工程。

再如,在“重点城市加大钢铁企业限产力度”这项工作中,《方案》更是指出了限产比例——“石家庄、唐山、邯郸、安阳等重点城市,采暖季钢铁产能限产50%,以高炉生产能力计,采用企业实际用电量核实”。

此外,值得提及的是,近年来持续推进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在《方案》中再次得以明确。环保部强调,“2+26”城市要率先完成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6月底前,完成火电行业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10月底前,完成钢铁、水泥行业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同时,全面加强低效大气治污设施和未安装自动监控设施企业监督检查频次和力度;建立企业排污台账,从严处罚违法排污行为。

实际上,作为环保管理的核心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早就开始推进。

2015年1月,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2016年1月,环保部成立排污许可证实施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组、大气组、水组3个工作组,全面启动排污许可制度改革。2016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提出将按行业分步实现对固定污染源的全覆盖,2020年全国基本完成排污许可证核发。今年1月5日,环保部印发《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也成为全国排污许可管理的首个规范性文件。今年初,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部署今年重点工作时指出,将加快排污许可制的实施步伐,尽快形成以排污许可为核心、精简高效的固定源环境管理制度体系。今年6月30日前,完成火电、造纸行业企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工作,依证开展环境监管执法。2017年底前,完成“大气十条”和“水十条”重点行业及产能过剩行业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推进京津冀高架源排污权交易试点。

环保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曾表示,“排污许可制度是固定污染源管理的一个核心制度。今年还将完善、理顺标准体系,使得排污许可证和流域性标准、行业性标准形成配合。建立一个与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相衔接的固定源排放管控机制。”

业内专家分析,在排污许可制度的顶层设计中,未来将以排污许可制度为核心,整合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排放标准、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排污收费等环境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固定源环境管理平台,实现排污企业在建设、生产、关闭等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全过程管理。任何政策措施最终的效果要看其落实程度。

《方案》中所提及的各项措施的落实程度决定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的改善情况。对此,考评机制不可或缺。在“严格考核问责”任务中,《方案》明确,环保部将对“2+26”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情况实施按月排名,按季度考核,北京、天津、廊坊、保定市以区县为单位参与排名。考核和排名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热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2+26”城市蓝天保卫战路径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