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邮储银行披露2022年一季报,1Q22实现营收852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净利润250亿元,同比增长17.8%1Q22不良贷款率环比持平至0.82%,拨备覆盖率环比下降5.0%至414%业绩全面领先大行,中等收入对营收增长的正向贡献达到16年最高值一季报中,邮储银行营收和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背后是规模扩张,非息高增长和拨备反馈的共振需要强调的是:1)与其他大行相比,邮储银行1Q22营收增速均在10%以下,邮储银行1Q22营收同比增速近40%,对营收做出3.3个百分点的积极贡献,为2016年以来最高其他叠加的非利息收入也有超过3个百分点的贡献,共同支撑营收表现2)息差负贡献边际小幅上升,信贷高景气带动的规模扩张继续以量补价,对收入增长的正贡献为6.4个百分点3)低信用成本已连续四个季度对利润持续正向贡献,但对业绩增长的正向效用逐渐降低,符合预期亮点:①存贷款增速快于预期,增速在大行中第一,②资产质量是国有银行中最好的,不良贷款连续多年低于1%,拨备覆盖率在400%以上③财富管理战略持续推进,带动中等收入增速接近40%,对业绩的贡献为2016年以来最高持续跟进:息差同比收窄既是行业共性的客观原因,也是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的主观原因但邮储银行负债端成本控制成效显著,一季度息差环比略有改善后续跟踪表明,基数效用的下降和债务方优势的不断巩固可以提高净利息收入贷款增速快于预期,同时,债务成本管控成效突出,支持利差逐月提升1)信贷投放超预期,但资产端定价仍承压纵向看,1Q22贷款同比增长13.7%,0.8pct比4Q21贷款快,横向增速也领先于其他大行(其他五大行贷款增速均低于13%)单季度新增贷款3547亿元,同比多增822亿元,其中约60%来自公众具体来看,邮储银行加大了对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的投入一季度绿色贷款余额超过4000亿元,较年初增长8%以上,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单季度新增投资超过300亿元从价格来看,预计在LPR下降,降费,让利的大环境下,贷款定价仍有下行压力,以至于1Q22年初末平均口径的生息资产收益率仍环比下降12bps2)存款高增长的同时,成本控制效果显著,支撑了一季度息差环比改善伴随着高基数效用的消退和债务优势的继续发挥,有望促进息差负贡献的收敛1Q22存款同比增长10.2%,比4Q21快0.6个百分点,成为唯一存款增速超过10%的大行单季度新增存款5653亿元,同比多增1040亿元新增存款90%以上为零售存款,凸显了邮储的战略定位优势和业绩同时,成本控制也取得了成效一季度新增存款以一年期及以下存款为主,成本较高的三年期存款继续下降在结构调整下,1Q22有息负债期初和期末平均直径成本率较4Q21下降4bp至1.60%,支撑利差改善(估计1Q22利差较4Q21宽1bp)未来伴随着高利差的基数效用逐渐消退(1q 21—4q 21:2.40%/2.33%/2.38%/2.31%),凭借雄厚的存款基础(96%的存款为上市银行最高)和债务成本控制优势,利差对业绩的负贡献有望收敛延续优良的资产质量和坚实的拨备基础资产质量是邮储银行的现有优势,不良率一直稳定在1%以下的较低水平,1Q22季度持平至0.82%预计核销后的不良率仅为9个基点,较4Q21季度下降45个基点同时,2016年以来关注率保持在1%以下,2021年末逾期率仅为0.89%,潜在不良贷款风险很小拨备覆盖率仍高于400%,也是国有银行中最高的,具有较强的风险抵消能力目前,在银监会鼓励拨备较高的大型银行逐步将实际拨备回归合理水平的背景下,邮储银行具有持续稳定的利润增长空间营收增速领先大银行,对营收的贡献再创新高以财富管理系统升级为主线,邮储银行持续推进中间业务战略成效显著从获客情况看,一季度末,服务个人客户超6.4亿,其中VIP客户较年初增加235.7万至近4500万,财富客户增加32.2万至388万,从管理资产来看,AUM一季度末超过13万亿,从贡献收入来看,在大行收入增速均较低的情况下(1Q22工农中钟健四大行收入增速低于2021年,五大行收入增速均低于10%),一季度邮储银行代理保险,理财,信用卡,投行,交易银行,托管等业务均实现快速增长,拉动收入同比增长39.6%,占比超过3.8个百分点投资分析意见:邮储银行的业绩,存贷款增长,资产质量都是大行中最好的一季度营收和利润表现强劲,存贷款均火爆,负债端优势显著支撑息差环比改善自2019年加强财富管理体系建设以来,财富管理业务成效显著,带动中等收入持续高增长成为收入增长的又一重要引擎同时,不良率保持在1%以下,超过400%的拨备覆盖率也支撑了持续释放利润的能力降低信贷成本,上调2022年利润增长预期,增加2023年和2024年利润预期预计2022—24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5.4%,15.9%,16.2%(原预计2022年为12.0%)当前股价对应22年PB的0.72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疫情控制情况不如预期,影响需求复苏步伐,经济大幅下滑导致行业不利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