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保险需求被激发,这几个月银保监会数据中健康险增长率的“一枝独秀”已印证这点。
但具体而言,公众保险意识、保险需求在疫情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不同人群的投保行为呈现出哪些特点?
近日,腾讯微保联合复旦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复旦发展研究院中国保险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发布的《后疫情时期中国保险需求的18大发现》(下称“报告”)显示,从地域上来说,具有较强“非典记忆”的北京和广州在此次疫情期间的投保人数领跑全国。而从投保人年龄来看,年龄集中于35-38岁的80后人群的保险需求实现大增长,稳居保险购买者的“C位”。
学界与业界观点普遍认为,大型公共卫生事件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保险需求,此次疫情亦验证了这种说法。随着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疫情开始爆发,全国新增确诊人数进入上升通道,保险需求也一同进入爆发期。报告数据显示,新增总投保用户、反映潜在保险需求的小程序访问量、年化健康保险保费不仅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同向波动,而且较2019年同期有质的飞跃。另外,疫情之前,互联网保险的转化率较去年同期平均增长了73%;而疫情期间,转化率较去年同期平均增长了232%。
从地域上来看,在疫情期间,保险需求与转化率受经济发达程度与保险市场发达程度影响较大。在疫情的“刺激”下,人均GDP越高的地区保险需求增长及意识增长越强烈。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人的地区,疫情期间,保费增长更显著。其中拥有“非典记忆”的北京和广东两地无论是从新增投保用户数的绝对值还是经过人口基数调整的新增投保用户数,均在此次疫情期间名列前二,领跑全国。
来源:《后疫情时期中国保险需求的18大发现》
通过对不同地区微保投保用户年龄的分析,报告发现,疫情推高了互联网保险的购买年龄,30岁以上人群保险需求“大增长”,尤其是年龄集中于35-38岁的“80后”,稳居保险购买者的“C位”。从平均投保年龄来看,疫情爆发之后,平均投保年龄集中在35-40岁之间。
来源:《后疫情时期中国保险需求的18大发现》
从投保人群画像上看,80后开启了保险“买买买”爆发模式。业内人士表示,如今80后已成为家庭顶梁柱,在421甚至422的家庭组合为基本模式的社会现状下,80后不但要担负起赡养双方老人的责任,还要承受抚养孩子的压力,以及疾病与其他意外风险发生概率的增长,因此具备优秀风险规避能力的保险,正逐渐成为80后为家庭构筑“防火墙”的优选项。而且考虑到保障型产品在购买价格上会随着被保险人年龄的增长而增加,80后此时购买保险,年缴费额相对较低,价格更易于接受。
业内人士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提高了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对风险保障的关注,推动了健康保险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未被覆盖的风险敞口,如传染病健康保险等产品的覆盖面还有待提升,公众保险意识普及也需要进一步努力。同时,尽管疫情让互联网保险的转化率有大幅提升,但疫情只是互联网保险行业变革的一个“催化剂”,保险潜在需求转化不足、保险需求与意识在性别与地域上的巨大差异等问题仍然是绕不开的坎,这需要整个行业共同努力攻克。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