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都在等LPR报价!三大因素支撑利率继续下行

栏目:财经    来源:金融界    作者:竹隐    发布时间:2019-10-01 16:46   阅读量:12795   

在关注LPR报价利率变动的同时,更应关注银行贷款应用LPR的情况。

改革后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将在9月20日迎来第二次报价,因为有了本周一8000亿全面降准的“加持”,第二次LPR利率继续小幅稳步下行将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综合各方观点看,第二轮LPR报价利率继续下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支撑:

一是全面降准落地后会降低银行负债端的资金成本,带动资产端LPR定价走低。

二是当前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要进一步降低实体融资利率,LPR作为新发放贷款的定价基准,首次报价降幅有限,后续还有继续下调的空间。

三是通胀预期升温将会掣肘利率下调,有观点认为9月、10月将是CPI下行期,而10月之后的CPI可能会再度上升并突破3%,因此当前是降低LPR利率的最佳窗口期。

从长远看,央行改革LPR的目的旨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畅通“货币当局调节政策目标利率(如MLF)-影响市场基准利率(无风险利率)-市场主体交易形成实际利率”的传导链条。有意思的是,自LPR首次报价后,市场对于要抓紧通过降低MLF利率来带动LPR利率下调的声音就多了起来。

那么,下调MLF利率究竟是否是促进实体经济融资利率下降的当务之急?本周央行到期续作MLF时未调整利率,以及美联储再度降息后中国央行仍按兵不动已是给了答案。所以,关于MLF利率下调的讨论近期可以告一段落。

第二次LPR报价利率将大概率小幅下调

8月20日,新LPR首次报价较此前有所下调,其中,1年期LPR报价4.25%,较之前1年期LPR的4.31%水平下降6bp,较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降10bp;5年期LPR报价4.85%。

面对即将到来的9月20日的第二次报价结果,市场普遍认为报价利率继续小幅下调无悬念。民生银行(行情600016,诊股)首席宏观研究员温彬表示,全面降准释放的资金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银行点差有望缩减5bp。

光大证券(行情601788,诊股)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预计第二次LPR报价利率还会延续下行趋势,且下行幅度或较第一次报价有所扩大。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的贷款利息成本既与MLF、LPR这类价格变量有关,又与参考LPR定价的贷款数量有关。当务之急不是下调MLF利率,而是推动各金融机构抓紧运用LPR。没有相当数量的参考LPR定价的贷款为基础,即使下调了MLF利率也很难起到明显降企业融资成本的作用。

一是设定了三个考核时点和“358”目标,具体来说,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中,应用LPR作为定价基准的比例不少于30%;截至12月末,上述占比要不少于50%;截至明年3月末,上述占比不少于80%。

二是将贷款利率竞争行为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通过协同设定贷款利率隐性下限,否则在MPA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家银行在新发放贷款中应用LPR的普及程度差距较大,总体看,大中型银行的合同文本修改、系统切换等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其对LPR的应用程度更高,但小银行则还需一段时间的准备。因此,考虑到地方中小银行定价能力有待提高,上述“358”考核目标初期不针对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信合作组织、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中小银行。

当务之急是推动银行抓紧运用LPR而非利率过快下降

继9月17日央行到期续作MLF时维持利率水平不变后,9月19日,在美联储落地年内第二次降息时,中国央行依旧没有选择跟进降息,央行公告称,为对冲税期高峰、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到期等因素的影响,维护季末流动性平稳,当天央行开展12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和5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维持2.55%和2.7%不变。当日无逆回购到期,实现1700元流动性净投放。

市场对于降息的预期再度落空。不过,相比于17日MLF续作时未降息,市场对于19日公开市场操作未跟进美联储降息的反应较为平淡,债市、股市均未出现明显波动。

虽然此前业内多数声音呼吁央行要尽快降低MLF利率以促进LPR报价利率的明显降低,但反对的声音也不少。

张旭对记者表示,LPR报价利差尚具有较大的压降潜力,因此立刻降低MLF利率意义不大。事实上,在大量银行贷款暂未参考LPR的客观背景下,LPR不宜下降过快,避免银行在切换基准时赋予新贷款过高的初始上浮比例。在LPR报价利差尚未充分压缩的背景下,当前MLF利率亦不宜下调,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运用市场化改革办法推动降低贷款实际利率的目的。单靠降低MLF利率无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当务之急是推动各金融机构抓紧运用LPR。

张旭称,LPR和MLF利率的变化具有本质上的不同。完善LPR报价机制是通过改革的方式疏通货币政策传导,从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MLF是货币政策的日常操作工具,单靠下调MLF的方式推动LPR下降,偏离了国常会提出的“改革办法促进实际利率水平明显下降”的初衷。

华泰证券(行情601688,诊股)研报称,本次没有选择降低MLF 利率可能有几点考量:一是降准刚刚落地,此时再降息容易让市场对政策和流动性产生过高的预期,也会对汇率造成压力;二是在 LPR 机制推广还刚刚开始、LPR 合理利差还没有稳定前,调降MLF的带动作用有限,反而浪费一颗“子弹”。降准之后,本月20日LPR预计仍有调降空间,中美贸易谈判仍在进行中,不需要急于出手。

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认为,在前期全面降准和LPR利率机制改革推进后,降息政策仍然在观望中,央行坚持以改革的方式降成本,维持流动性水平的合理充裕,暂时不愿意动用更大力度的价格工具。

“在LPR新报价机制下,MLF与LPR的利差也并非恒定不变,月度报价会根据资金成本、市场供求和风险溢价等因素定价。LPR首次报价下行幅度小,当前1年LPR报价4.25%,与1年期MLF操作利率利差仍然在95bps,与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9折的3.915%利差仍有33.5bps。理论上1年LPR与1年期MLF利率利差仍然存在最大33.5bps的压缩空间。因而在动用降息工具前,仍然可以通过进一步压缩LPR与MLF利率的利差的方式来引导贷款利率下行。”明明称。

促进LPR利率明显下降,除了降息还需要做哪些?

短期来看,通过下调MLF利率带动LPR利率下调的必要性不强,但待LPR在新发放贷款中应用度提高,届时MLF利率下调的窗口期才会打开。

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锋表示,降准与MLF利率下调互不干扰,可以共同强化LPR下降效果。在LPR报价过程中,采取MLF+点差的形式进行报价,但MLF价格在定价模型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MLF降低仅部分反映在资金成本中,另一部分资金成本的变化则反映在点差之中。如果单纯降低MLF来引导LPR明显下行,则对银行体系形成直接挤压,银行内在降价动力不足。为明显调降LPR利率,一方面,央行需要从基准利率入手,通过调降MLF利率降低LPR利率;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降低资金成或改善风险成本,释放政策红利,方便更好地引导贷款实际利率的下行。

随着欧央行降息并重启量化宽松(QE)、美联储落地年内第二次降息,以及此前近25个左右的国纷纷在今年降息,新一轮全球货币宽松潮再现。虽然目前中国央行未下调MLF等政策利率,体现了我国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独立性,但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影响,中长期看降息仍有空间。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现在降息存变数的主要原因还是通胀预期的掣肘,相比于9月,11月降息的概率更大。因为央行也会观察9月、10月的两次LPR报价结果情况相机而动。

今日2650亿MLF到期后,下一次MLF到期将是11月5日,届时央行的续作操作将成为观察是否降息的又一重要窗口期。

热搜:利率,利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都在等LPR报价!三大因素支撑利率继续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