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即将来临,各类旅游产品的预订持续火爆。为了拉长游客的驻留时间,旅游行业创意频出,通过灯光秀、音乐节、亲子互动等模式的融合,吸引游客纷纷开启“夜游模式”。
的确,随着旅游业已经步入全时全域时代,“夜游”也渐成许多游客的“心头好”。即使同一个地方,日间和夜晚的景色也各有特色,很多著名“不夜城”的魅力需要通过夜游的形式来感受,也给旅游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此前提下,丰富“夜游”产品,既是解决“留客难”的关键,进而让白天工作的群体在夜晚的休闲中释放压力,让外地游客在目的地享受夜游乐趣,创造留宿目的地的机会,让旅游目的地形象更加美好,还可以优化文化与旅游产业结构,形成新的消费经济增长点。这无疑是个多赢态势,值得期待。
但需注意的是,当今游客不仅有新的“心头好”,更对夜游体验有着新的更高的要求。不难发现,随着游客体验从走马观花式参观向深度体验转变,特别是人们对于酒吧文化、餐饮、夜间购物、实景演出等需求更加常态化,千篇一律的灯光秀夜间旅游产品已不能满足需求。
换言之,“夜游”重在“特色”,赢在“特色”。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目的地加入到“夜游”行列。这是好事,也很有必要。但要立足“特色”二字,注重城市文化旅游产品的打造,比如24小时城市书店、地方剧院等,特别是一些具有文化性、差异性的特色“夜游”产品,应成为游客生活化体验的标配。
同时,传统景点要充分尊重游客对于娱乐、时尚、科技以及健康等元素的向往,用现代化的轻松方式展现不一样的景点和产品,只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将常态化休闲生活和差异化舞台表演产品等顺其自然地结合,才能真正占领市场。
此外,“夜游”产品还要注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仅需要有各种创意且不断推陈出新,还需要多个部门的联动协调配合。要避免夜晚的强烈灯光对动物造成干扰,剥夺动物的夜间时间。一些城市景观灯光也需要对人类活动进行人性化设计,针对不同环境、不同灯光要求,采取不一样的灯光照明方式,确保和谐性、文明性,安全性,从而让游客游在其中、乐在其中,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取得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