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科技讯 9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现在中国的便利店正争相采用自动化技术,但往往收效甚微。在这个拥有70多家企业的“红海”市场上,连锁店正从日本经验丰富的同行那里寻求其他灵感,以便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今年5月份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hina Chain store amp; Franchise Association)举行的一次会议上,便利店行业的一名新入行者展示了一家配备包括人工智能和面部识别等最新技术的无人值守商店。该公司的一名代表在会上表示:“从现在开始,所有商店将不得不使用人工智能。”
这些论断帮助新兴的连锁店企业吸引了大量投资资金,助长了无人值守商店的层出不穷。
去年10月份,简24在上海开设了首家无人值守商店。用户必须先在公司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上进行注册,采集他们的面部数据并设置诸如支付宝等支付方式。用户进店后,店内摄像头会记录下他们取走的物品,然后在出口处用另一台智能手机扫描仪处理付款。
在其他地方,无人值守商店的出入口经常会发生故障,这使得所谓自动化的商店不得不让工作人员销售商品,和其他普通便利店没有什么两样。
如果无人值守商店的系统不能正常运行,顾客大可以拿走或是破坏摆在商店里的商品。尽管“快速行动,后期修复问题”的思维模式在中国很常见,但这项技术仍需要大量工作。
许多连锁店也因为过于注重自动化技术而忽视了产品的选择,导致便利店内的商品主要由随处可见的大众品牌组成。仅凭新奇感很快就不足以吸引日益成熟的中国消费者。
蓬勃发展的市场激励运营商开始寻找其他有效的竞争方式。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内地便利店数量增加了1.2万家,达到了10.6万家,而市场规模扩大了23%至人民币1,905亿元(合278亿美元)。
然而,该行业似乎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上海的竞争尤其激烈,每3200名顾客就有一家店铺。而在拥有半个世纪便利商店运营经验的日本,据称每个市场的饱和点在2000名顾客左右。
日本连锁企业本身也在中国开设创纪录数量的门店。罗森计划今年计划在中国开设800家新店,而全家的目标是300多家,而7amp;I控股股份有限公司(Seven amp; I Holdings Co.)则计划在中国开设200家左右的7- 11便利店。
这些商店以不同的产品和陈列方式将自己与当地的竞争对手区分开来,比如在收银台旁边摆放现成食品的盒子,以及各种盒装食品和糖果。日本旅游业的繁荣也促进了该国品牌商品的销售。
日本便利店在中国一度难以盈利,但不断改善的市场环境促使连锁店开始进军中国市场。"如果我们不守住市场份额,我们将无法作为赢家生存下去,"罗森连锁便利店总裁竹增贞信表示。
许多中国商店正在学习日本竞争对手的长处。行业新入者便利蜂的商店中设有一个玻璃柜,里面有新鲜的包装食品,顾客可以通过应用程序自行购买。中国公司也开始在自有品牌商品方面竞争,这是他们日本同行自2000年左右就开始做的事情。
虽然无人值守商店仍在发展,但中国的运营商比日本同行显示出更多的创造力。一些公司也在规模方面展开竞争。仅去年一年,中国最大的便利连锁店美宜佳就开设了2300家新店。数量、质量和技术都将是争夺这个巨大市场的关键。(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