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被几篇文章疯狂刷屏了,都是一些对于职场的理解。我没办法跟你说怎么让你的月收入突破5位数或者年薪过7位数。最近跟一些好朋友做了很多交流,聊了很多关于新媒体行业的一些见解和未来的一些看法。其中,聊到了关于这个行业的一些职场看法,今天我也来聊聊我个人对新媒体行业相关职位的一些看法。
一、你了解新媒体运营吗?
很多从事这个岗位的小伙伴,都会觉得这个岗位的工作:就是每天固定时间按照要求发一定数量的文章,第二天在观察下后台粉丝数量涨了多少、阅读量有多少,这个也是这个岗位最直接的KPI考核指标,这个也是这个岗位最大的压力来源。
从我的个人角度理解,这个岗位的人员最好有很强的行业知识,这是最基础的。我觉得每一个新媒体运营都需要具备很强大的知识储备库,至少要对你账号内容针对的那个行业了解的非常透彻。在你绝对了解行业情况的前提下,你才能将挖掘出你目标用户内心真正的诉求点,你提出来的运营方案才能真正切合实际,跟老板沟通时才能有自己的底气。
除此之外,内容产出能力是一定要拥有的,你只有真正去写的时候,才能从过程中真正寻找到你的用户。因为你会为了阅读量,你会思考你文章是要写给谁看的。接下来你能够从运营角度切入,找到这群目标用户的聚集点,将内容有效的扩散出去。并且,还要学会做运营总结。因此,建议这类岗位的人员可以研究下Excel的应用。
二、你热爱这份工作嘛?
我真正开始进入新媒体行业时间其实不是很长,也才刚好满3个月。我热爱这份工作嘛?我非常热爱!
我每天写一篇文章的需要花费的时间4-6个小时。因为写文章时,我需要用到很多数据。所以,基本有一半的时间花在收集整理这些数据。因为有些数据收集整理起来,耗时,但需要呈现的数据形态要求又很低。我好朋友兼老板就曾经建议我找一个实习生助手帮我去做这个事。
最后的结果,就是后面所有需要用到的数据还是我自己来整体。对我来说,每次收集整理的时候,我都会非常高兴。因为,每次收集数据的时候,我都能发现很多新奇的点。我是一个非常有探索精神的,我曾经为了收集咪蒙的文章标题和点赞数,我花了两个小时时间,去翻了咪蒙所有的历史文章。我在做汇总的时候,发现了咪蒙的发广告规律。并且,我还会分析这些广告投放是否精准。借此,我还可以延伸下品牌广告的未来渠道选择方向。数据收集的过程就是一种探索的过程,我是非常享受这个过程带来的快乐,而且我也很乐意去做这个简单事。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有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PS:我曾经为了收集每个视频平台自制内容数据,我就去每个视频平台一个一个找过去,然后统计每部自制内容的播放数据、导演、演员、出品方、承摄方(需要看每个视频并翻到最后看职员表才能找到)、品牌赞助方(需要看每个视频并翻到最后看职员表才能找到)。
如果你觉得你在工作的时候,你已经没有新鲜感了,并且每天做的都是机械性的工作。并且,这些工作会给你带来烦恼,甚至会影响到你的整个心情,晚上睡觉的时候还会失眠。我觉得这个时候你就应该考虑下这份工作是否是自己想要的,是不是已经开始不热爱这份工作了?
三、如何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养成一个良好的信息获取习惯,我只深度阅读我关注领域的文章。2010年的时候,我就一直关注互联网/科技领域,而且只关注这个领域。每天早上起来会第一件事就是去看一些科技博客网站,我可以从中获取我每天可以写的一些内容主题,觉得不错的主题我会收藏起来。一般早上的时候,我只会关注科技博客网站。
大脑的容量是有限的,这么庞大的信息库,我就要去进行筛选。在这方面,我会对个人觉得还不错的内容,进行深扒,加深我脑海里面对这个关键词的印象。当某天这个关键词被提及时,我的大脑就会开始进行回忆。我的背诵能力一直都很差的,而且我对某一块内容我更倾向于去理解,而不是去死记硬背。所以,我从小到大语文一直很差。
在看书时,我基本都是采取拆书+速度的方式。书上内容都是别人对某个事物的理解,我个人更偏向自己在阅读的时候有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应用。而且,书上的内容并不一定适用我们所处的市场大环境。况且,我每天都需要处理很庞大的信息。
构建知识体系,其实最重要的是有持续性去索取信息,并且坚持下去。
PS:索取的意思,就是你自己要有主动性,这很重要!因为这个原因,我每天都能找到一个点作为内容主题进行深度剖析,也没有产生过内容思维枯竭的现象。46篇文章里面有40篇文章是在1月14日到3月30日写的,中间半个月春节放假暂停,其余时间几乎一天一篇。主要目的是想告诉大家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四、你对内容定位真的了解?
判断一个账号是否有成长价值,就需要去深度剖析整个账号的内容调性。2015年,根据凯度发布的一份中国社交调查报告,娱乐类内容和鸡汤类内容占比高达7层。在KPI的压力下,很多运营者对内容的把控都是侧重在提高阅读量为主。因为,这个账号推送的内容与账号本身的定位无关。
这个行为所带来的“蝴蝶效应”,就是这个账号打开率降低,粉丝增长力低,即使做了活动带来了粉,你会发现掉粉率非常高。所以,你必须要对你所在的行业非常了解。我现在每天都在不断去索取有关互联网/科技行业的信息。
五、是否了解用户的诉求?
很多人做不好都把问题归结到KPI,如果KPI是个有思考能力的人,他的内心独白肯定是“QNM,这个锅我不背”。很多老板对这个行业的了解程度较低,但是有一点,老板一定是公司上下最了解产品的。你的工作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新媒体这个工具,并且帮老板找出公司产品与用户的连接点。
我觉得这个时候,应该更多从自身去出发。思考自己是否有真正跟老板沟通过他对新媒体的真正诉求?是否有去真正了解过产品的真正特点?是否有了解过目标群体的真正诉求点?
六、阅读量10W+真的好嘛?
公众号注册数量已经超过1000万级别了,但是真正活跃的账号的比例有多少呢?这部分活跃账号里面营销号占比例有多少?原创号的比例有多少(这里原创指的是有原创内容的账号)?
营销号在整体活跃账号里面占比是非常高的,但是这类账号有一大特点粉丝数高,阅读量的转化率低,而且整体营销号也在持续走下坡路。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现在整个互联网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每天都会承受各种信息“狂轰乱炸”。信息犹如一颗炸弹一样,正在肆意破坏着每个用户的信息获取阵地。正是这种“信息炸弹”的存在,用户对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营销号”一般都是集团军作战,内容产出能力一般,每天大部分内容都是以摘抄为主,内容质量有限,已经没办法满足每个用户对信息内容的诉求。
第三个原因,内容版权保护方面越来越受关注,整个新媒体业态对版权保护也越来越重视。没有内容出产能力的“营销号”,将会出现“内容荒”。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打开率降低这个事,并不是代表所有类型的账号。坚持原创,持续产出内容,培养账号的内容调性,这样才能给吸引精准的粉丝,并且在某种程度上降低的用户留存成本。阅读量10w+重要嘛?当然重要的了,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应该是先在内容方面下足功夫。不是这个行业不行,而且这个行业真正洗牌。所以,你自己需要对行业有一定的判断力。
七、是否有清晰的职业规划?
这几个月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我在不同渠道看了将近3000份的简历,竟然没有找到我想要找的人。一部分是跨行业的,传统行业过来时,我甚至可能需要从怎么去注册公众号开始培养,所有传统行业过来的都不要;简历很简单,只是告诉你对方是谁、住哪、读哪个大学、薪资要求等等,这种人一般都是海投,所以不要;同时投递两个岗位,对自己真正定位还不清晰,所以不要;这个岗位要求写的很清楚,数据分析能力要求较高,没有这个经历的不要。这些只是部分原因,还有些觉得还不错,但是希望他能够转岗,但是却被拒绝了。原因太多了,我真的发现想找一个真正要的人,好难!
很多人做新媒体运营更多看到的只是觉得这个岗位不错,薪资待遇也还行,事情做起来看起来也挺简单的,这是缺乏对这个岗位理解的一种典型表现。还有就是一种跟风现象,大家都在做,就觉得应该还不错,所以他也跟着去应聘这个岗位。入职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岗位就是个坑。
假设,你能做个好的职业规划?假设,你能够在入职前对这家公司做个分析,分析这家公司是不是有对新媒体方面的需求?假设,你自己都主动点?很多事情,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避免的。还有,千万不要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做事。公司招聘一个人,是需要这个人创造价值的,千万不要彼此伤害!
八、是否尝试过提高自己内容指定能力?
主要从四个方面考虑:标题优化、内容排版、主题配色、内容配图
这四方面的内容最好最快速的方法是参加培训,但是很多人买了培训课程确没有去听,听完了没有去实践。更有甚者,买了一整套课程,就觉得自己全部都会了。我平时都会花时间去看一些设计网站,并且自己也自学了PS。
九、你也熬夜吗?
熬夜是新媒体从业人员普遍现象,为了自己,对自己好点,不要在熬夜了。千万不要熬夜!!!PS:我自己也是典型夜猫子,我正在改正这个缺点!
我自己在这个岗位,待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上面都是一些个人的理解,但是从源头本质去思考关于这个岗位本质诉求,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醉赞任务宝,让粉丝实现裂变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