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昆明4月29日电 (记者杨文明 实习生张荔)4月28日上午,随着法槌落下,一场有点儿特殊的审判开庭:审判长是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田成有,案件的被上诉人则是文山州马关县政府。随着法官员额制的推行,省高院副院长、庭长审理案件,将渐成常态。
上诉人阳泽新和马关县人民政府之间的“恩怨情仇”要追溯到2000年。马关县委和县政府联合制发了[2000]2号《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决定》文件,时任县长与阳泽新达成口头协议,由阳泽新组织人员、筹集资金修建建圆路,向马关县城乡建设房地产开发公司征地的费用由阳泽新等人支付,而马关县政府则将会除道路占地外的剩余土地交给阳泽新等人办证使用。
双方是否都承认这一口头协议?协议中的“除道路占地外”具体是指哪些地方?是否还有剩余用地?成了双方争论的重点。案件历时十七年,马关县领导多次换届,国家政策又有变动,这些都使案件更为复杂。为了厘清事情的脉络,田成有一遍又一遍地分别向双方核对细节。
庭审中,田成有有意识地引导着阳泽新说重点,让他慢慢进入状态。“‘民告官案’,要让老百姓觉得温暖。”田成有说。
法官员额制的初衷是通过严格考核,选拔最优秀的法官进入员额,让“精英法官”到办案一线。到底什么是员额制?通过“考试+考核”的方式,将法院、检察院现有人员分为法官、检察官,辅助办案人员,司法行政人员三类。在法院遴选出那些理论功底深厚、审案经验丰富的精英法官,由他们作为主审法官组建审判团队,带领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对案件独立审判,他们审案不再要院、庭长审批,对案件质量和审案效率负全责。
在法官额制推开之前,优秀的法官们往往因身负院、庭长等职务,被管理、监督和行政事务分散了不少精力,难以集中注意力办案。田成有认为,优秀的法官如果不在一线参加办案工作,实质上是对人才、对审判资源的一种浪费。作为法官本身,审案、判案就是工作本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法官员额制助推优秀法官回归本职工作,同时更好地配置司法人力资源,推动了法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
“一个法官如果不坐在审判席上始终是遗憾的,始终是不称职的。”田成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