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清华降低国际学生录取门槛引争议,学者:中国大学需提高实力
最近,一则《老外不用考试上清华?十年寒窗不如一纸国籍,清华新政让中国考生欲哭无泪》的帖子受到许多网友关注。
事情起因是清华大学最近颁布了《2017清华大学国际学生(本科)招生简章》。从招生简章来看,从今年开始,所有具有申请资格的国际学生都可以向清华大学递交申请不用进行笔试,而以往所有申请清华大学本科的国际学生都需要先参加4-5个科目的考试然后再加试或者面试最终录取。
图片说明:清华大学官网的国际学生招生简章
招生简章中的“申请资格”的第三条对汉语水平考试成绩有要求从统一考试来看,外国学生想报考清华大学只要通过一个叫做HSK的汉语水平测试就可以。而不少网友质疑,这项考试标准完全无法和国外英语授课学校所要求的雅思、托福的标准相比。HSK的考试要求里面写着:达到HSK汉语水平,需要掌握1800个汉字。更有内地清华学生留言,说其实很多国际学生完全没达到这个标准,只会说“你好”“谢谢”’。
而对此,清华大学招生办主任给出的回应是“这么做,是为了与国际大学的入学申请接轨”。
清华大学的这一做法,最具争议的地方是可能加剧教育不公平。过去几年,大量中国籍父母选择在美国等地生小孩,这些持有外国护照的孩子在中国成长、生活,和同龄人一起进公立或私立中小学接受中国基础教育。当他们的同学为高考奋战的时候,他们很可能受惠于类似于清华的这一新政。为容易上中国名牌大学,有条件的家长也会让子女放弃中国国籍,以“移民”方法曲线上国内名牌大学。
教育研究学者熊丙奇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首先,这是以欺骗甚至是违法的手段来践踏教育的公平性,窃取了特殊的高考待遇,背离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其次,它扩张了教育不公。大凡能拿到国外护照的,都是不一般的人。如此下去,优势教育资源必然向少数有钱人流失,加剧了教育的两极分化。
图片说明:HSK真题,听力
图片说明:HSK真题,排列顺序
图片说明:HSK真题,把这些词连成句子
另一个备受争议的方面是内地学生要申请清华奖学金要远比国际生难得多,根据《清华大学新生奖学金奖励办法》,“对高考成绩居全省第一名或者高中阶段获得国际奥赛金银牌的学生给予一等奖学金”,而所有报考清华大学的外籍考生,均可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已经在北京就读高中的外国留学生,可以直接向清华大学申请奖学金。前两年,北京大学的“燕京学堂”项目也因为区别对待国内外学生饱受争议,不少人认为这种做法是“崇洋媚外”。
熊丙奇认为,清华留学生门槛低与崇洋媚外无关,根源在于清华大学的国际竞争力太低,对国际生的吸引力不强。熊丙奇指出,一定的留学生比例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准。
“从哈佛剑桥牛津等国外一流大学来看,他们的留学生比例都已超过20%,有很多大学达到30%,而清华大学的比例只有5.8%左右,所以这些年来它在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招生的力度,但必要意识到的现实是,中国大学包括北大清华对于国外留学生的吸引力是不够的。所以,清华大学在招收国际生时的标准和英美一流大学相比低得多得多。如果采取同样招生方式,比如需要提供统一测试成绩和综合表现等,让学校进行考察评价的话,那现实可能是哈佛招1000个人,有10000个人申请,中国学校招1000个人,可能只有2000个人申请。那很显然,不管是笔试还是面试,清华的标准都不可能和别的学校相比。”
而对于网友关于“国内学生进清华大学比较难,国外学生进清华的门槛比较低,那为什么你清华还要把名额给国外的学生”的情绪,熊丙奇认为,从学校的办学角度来说,不可能不招留学生,那这样它就完全变成一个内地的学校,不可能变成一个国际一流大学。他认为,网友们更应该从中看到中国大学的真实国际竞争力,从而明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任重道远。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国内一直以为清华已经办出世界一流水平,但在国际范围内,清华的世界吸引力可能就如内地的一所地方本科对内地学生的吸引力。这就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巨大差距。
熊丙奇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中国大学要提高自身办学实力,使得国外的学生愿意来申请中国的大学,才能提高留学生入学的门槛标准。“如果我们只是以中国国内的高考统一分数来选拔学生,更多只招中国学生,那结果只会使得我们中国大学的国际信誉越来越弱,因此招收国际学生和崇洋媚外没有关系,这是跻身一流大学必须要有的多元标准。”
对于清华大学取消外国学生笔试的做法,熊丙奇认为,“采取申请制也是国外大学的统一做法,我们目前采取统一高考分数本身就无法从多个角度来综合评价一个学生,本身我们要改革这个制度,中国内地的高考也要借鉴国外的做法来采取申请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