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宝兴县五龙乡东风村的周齐军,准备前往新村聚居点,看看新家装修情况,同时借车前往位于明礼乡庄子村的天麻育种基地,看看育种情况。
这是周齐军连续三年试种乌麻(天麻的一种)。前两次,因为没有种植经验,他和朋友先后投入的近20万元,几乎打了“水漂”。其间,一度打算放弃转而一心发展藤椒的他,最终选择坚持。
“只要通过产业发展能致富,我把房子卖了也要干。”谈到这几年在产业发展中的得失,正准备装饰新家的周齐军说道。
周齐军(左)在育种基地查看种子长势
藤椒产业初见成效
藤椒种植是东风村2012年开始发展的特色产业。
当年,为充分利用相对贫瘠的河滩地,五龙乡组织部分村民到眉山考察一家规模较大的藤椒油加工企业。考察的人中,就有一心想着产业致富的周齐军。考察后,他当即种下11亩藤椒苗,是全村总计300亩中试种面积最大的一户。
2013年,村里由他牵头成立胜丰藤椒专业合作社。但突如其来的地震让不少村民经历了产业发展路上的第一次坎坷。大量的劳动力“流失”到住房重建中;龙包新村聚居点选定的位置,位于周齐军发展藤椒的核心区域。那一年,他所种的藤椒已从20厘米长到近2米高,并实现初挂果。
作为产业带头人,周齐军选择坚持,将自己和岳父家中剩余的大部分土地种上藤椒。
在他的带头下,原本仅限于东风村的藤椒种植产生漪涟效应,合作社的规模不断扩大。五龙乡的部分村组选择加入,陇东镇、明礼乡的数十户村民也慕名前来取经。
“初次投产的新鲜藤椒,绝大多数是通过合作社卖出去的,总计约5吨,一共卖了近10万元。”周齐军在欣喜之余,也有些自责。今年上半年,因管理不善,一些种植户认为市场前景不好而砍掉不少藤椒树。这其中,就有销售收入位居第三的村民冯品刚。
今年,藤椒卖出好价钱,不少民后悔不已。陇东镇苏村的苏乾军重新订购一批1000株、可种植10亩的无刺藤椒苗。
“加上新投产的量,合作社明年的收成能达到5万公斤左右。”周齐军表示。
天麻种植渐露曙光
下午4点,周齐军驱车来到明礼乡庄子村的天麻育种基地。
“基地面积并不大,只有2亩,但如果此次试种成功,能为天麻种植提供约2000公斤的种子。”扛上一把锄头,周齐军走进基地中。
除去覆在彩油布上的浮土后,周齐军用手刨开埋着种子的土层。一个个白嫩,大白豆大小的零代种(也称为白头麻)出现在眼前。看着密密麻麻的分布情况,此前心绪不宁的周齐军如释重负。
周齐军在震后当年开始尝试天麻种植,但波折不断。
当年,他与朋友一起引进种植天麻所需的1800袋(瓶)蜜环菌和萌发菌。因菌品质量不佳加上无经验,最终只有150袋(瓶)培育出约250公斤种子。两人投入的11万元,几乎血本无归。
去年,相同的情形再次上演。两人通过赊购和自筹的方式买来6500袋(瓶)蜜环菌和萌发菌。同样因为质量不佳和经验不足,产出没有达到预期,收支不能相抵而以失败告终。
连续两次挫折,让周齐军有了挫败感。“继续坚持,还是选择放弃?”来自家人、亲朋的劝阻,乃至“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样的话,都让他犹疑。
2014年底,新村聚居点全面完成。周齐军也重新鼓起勇气:“忙了这么多,投入这么多,都是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再说,开弓哪有回头箭。”
从记忆回到现实,周齐军开始展望明年的收成。“1亩可产750公斤至1000公斤,每公斤收购价80元至100元不等,种植面积有80亩,你算下能收入多少钱?”周齐军表示,育种成功意味着成功一大半,现在已有不少村民准备加入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前景不错。
记者 孙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