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立担保品管理机制

栏目:商业    来源:互联网    作者:白鸽    发布时间:2017-06-13 14:05   阅读量:8647   

本报讯 记者贺利娟报道财政部国际财金合作司(以下简称“国合司”)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近日正式开展合作,通过中央结算公司担保品管理服务系统办理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质押业务。首期共有5家机构参与,共涉及美元贷款5.9亿美元、欧元贷款5.27亿欧元,质押国债面额共计106.1亿元。这是中债担保品管理继服务于财政部财政政策即国库现金管理业务之后,再次将服务延伸至国际财经合作的新领域。

据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是由一些国家的政府共同投资组建并共同管理的国际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这些国际金融机构包括世行、亚行、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等,旨在帮助成员国开发资源、发展经济和平衡国际收支。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引进外资的重要渠道之一。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我国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累计承诺额974.46亿美元,贷款用于支持我国1023个项目,涉及交通、能源、城建、环保、农业、教育、卫生、工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为促进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这样的国际资源整合,有效合作,形成合力,化解风险,避免危机,实现各国的共同发展,正是大国财政的具体体现,也将成为大国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此次国合司通过中央结算公司担保品管理服务系统办理质押业务,标志着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中正式建立起了现代化的担保品管理机制。依托中央结算公司担保品管理服务系统,实现对担保品更加高效、智能、安全的自动化管理,支持包括担保品自动选择、计算、质押以及存续期内市值监测、到期自动置换等功能。

这一举措符合“担保品是流动性和风险控制的基础”的国际共识,是我国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在管理上同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是以政府信用为担保的主权外债,目前,中国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项目执行质量和偿债信誉最好的国家之一。引入担保品管理机制,充分体现了我国财政风险可控的原则,将进一步完善政府外债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水平。

热搜:国际,金融,管理,国际,金融,管理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立担保品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