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28.6万辆和226.2万辆,环比分别下降8.8%和11.4%,同比分别下降4.8% 和5.2%。陈士华表示,7月车市进入传统淡季,部分厂家迎来高温休假,产销节奏有所放缓,整体市场表现相对平淡,环比、同比均呈现下降。
经历上半年5%左右的增长,7月汽车产销出现下降。8月9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7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28.6万辆和226.2万辆,环比分别下降8.8%和11.4%,同比分别下降4.8% 和5.2%。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7月车市进入传统淡季,部分厂家迎来高温休假,产销节奏有所放缓,整体市场表现相对平淡,环比、同比均呈现下降。此外,消费者信心不足和自然灾害也影响了汽车消费。
中国品牌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综合前7个月来看,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17.9万辆和16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4.4%,产销增速较1-6月分别收窄1.5和1.7个百分点。“前7个月的增长数据高于年初预计的3%,但去年下半年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因此今年后几个月的压力比较大。”陈士华说。
具体到乘用车方面,7月产销分别完成203万辆和199.4万辆,环比分别下降6.8%和10%,同比分别下降 4%和5.1%;1-7月产销分别完成1391.7万辆和139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和4.5%。
在国内, 7月乘用车销量159.5万辆,同比下降10.1%;乘用车出口39.9万辆,同比增长22.4%。
7月传统燃油乘用车国内销量74.2万辆,比上年同期减少38.3万辆。“7月国内燃油乘用车销量占比已经不足五成,在市场份额上低于新能源汽车。”陈士华感叹道。
从级别来看,传统燃油车目前销量仍主要集中在A级,前7 个月累计销量462.4万辆,同比下降9.5%。反观新能源乘用车,除A00级销量下降外, 其他各级别销量均呈现正增长,其中D级涨幅最大;目前销量主要集中在A级和B级,前7 个月累计销售185.3万辆和18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7%和61.3%。
“目前车市整体表现为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传统燃油车不再是各级别结构性问题,而是整个市场出现下降。”陈士华说。
在乘用车市场中,中国品牌市占率进一步提升。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132.3万辆,同比增长10.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6.4%,比上年同期提升9.2个百分点;1-7月共销售874.2万辆,同比增长21.6%,市场份额为62.6%。
前7个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1380.3万辆,同比增长4.2%,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4.6%,相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前三家销量达568.2万辆,累计同比下降0.8%,市场份额达34.8%。
“插混”助推新能源持续增长
相比车市整体,新能源汽车是为数不多的亮点。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4万辆 和99.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3%和27%,市场占有率达到43.8%;1-7月分别完成591.4万辆和593.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8%和31.1%,市场占有率达到36.4%。
分驱动形式来看,7月纯电、插电式混动和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销量达43.8万辆,同比增长80.7%,增速远超过新能源整体。
1-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508.9万辆,同比增长30.5%,占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的85.7%,低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其中,前三家销量达296.8万辆,同比增长30.8%,市场份额达50%。
此外,出口也是我国汽车实现增长的推动力之一。7月,我国汽车出口46.9万辆,环比下降3.2%,同比增长19.6%;1-7月,汽车出口326.2万辆,同比增长28.8%;其中乘用车出口273.8万辆,同比增长 30.1%。
分驱动形式来看,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略低。数据显示,前7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70.8万辆,同比增长11.4%。其中,纯电动汽车出口55.4万辆,同比下降4.6%;插混汽车出口15.4万辆,同比增长1.8倍。
陈士华强调,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很强,也符合国外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插混车型出口增长很快。然而,当前纯电动汽车出口受到国外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的待遇,影响我国汽车整体出口情况。
1-7月,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从增速上来看,比亚迪出口23.8万辆,同比增长1.4倍;长城出口24 万辆,同比增长58.8%;长安出口32.6万辆,同比增长57.9%。
展望全年汽车市场,陈士华表示,日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政策力度较4月24日发布的实施细则有较大幅度提升,乘用车和商用车均迎补贴支持。国家层面的政策加码,将进一步释放存量市场的换购需求;叠加车企新品不断投放,部分地方政府放宽限购、增发指标等多层次举措,有助于全年预期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