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粮食安全的“灰犀牛”,转基因农业能否力挽狂澜?

栏目:产业    来源:搜狐    作者:子墨    发布时间:2017-08-28 14:46   阅读量:17691   

鸿观察

粮食安全的“灰犀牛”,转基因农业能否力挽狂澜?

文 | 张洪平

近期看到一则欧盟介入调查拜耳公司收购种子业巨头孟山都的新闻,联想起近两年的一些农业领域天价收购案,我觉得有必要拿出来和你分享一下我对此的思考。

天价收购、巨头垄断、高额利润,这是类似新闻中最引人关注的,但我想和你聊的却是粮食安全的话题。

粮食安全也算问题吗?现在全世界不是已经快消灭饥饿了吗?我觉得恰恰相反,粮食安全才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灰犀牛”,如果不从现在加以重视,人类早晚要自食恶果。如果发生一些极端情况,如超级火山爆发,全球马上会陷入粮食危机。根据联合国2012年的预测,全球食物储备只能够维持74天。

全球人口数量可能在本世纪末见顶,但粮食需求还会一直增长。虽然现在全球人口由于印度、穆斯林国家的出生率较高还处于增长阶段,不过按照过去一百年来的数据推算,随着城市化比例的提高,生育率会逐渐回落,而且经济越发达,生育率也越低。发达国家,还有像东亚这些比较重视子女教育的国家,都出现了生育率随经济发展而快速下降的情况,普遍低于2.1-2.2的自然更替水平(即每代人的数量基本稳定)。有研究预测,全球人口会在21世纪末达到110亿之后开始下降。

如果真是这样,那是不是意味着粮食问题已经不再是威胁了?情况并没有那么简单。即使不论因为战争与自然灾害而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灾民,现代人类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也仅仅是在最近几十年,而这全部归功于现代石化产业革命带来的石油农业体系。无论是农药、化肥等消耗品,还是农机、农膜等用品用具,现代农业体系高度依赖石油化工体系。

粮食安全的“灰犀牛”,转基因农业能否力挽狂澜?

1.依靠技术进步能摆脱依赖石油吗?

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即使勘探、开采技术不断进步,即使交通工具实现全电动,现代工业体系仍不可能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即使在能源层面经过几十年、一两百年的努力,人类不再需要化石燃料,但只要还有制造业的需要,就必然需要某种原材料,而原材料无非是无机、有机两种。无机材料就是那些矿产,地表的、地下的、外层空间的,不过人类都不能吃,我们略过不谈。

重点是有机材料,其实就是各种“碳基”材料。我们所有吃的用的,只要归类为有机物,就都是“碳基”的,也就是都是植物转化来的。这就产生一个转化效率的问题,植物要转化生产有机物,本质上是一个转化能量、储存能量的过程,能源来自太阳的辐射能(极少数嗜热/化学能的细菌忽略不计),而植物利用太阳能的效率最高也就30%左右(主流太阳能板转换效率10%-20%,最新技术可达36%),而且在高纬度、高海拔和恶劣天气地区,转换效率还要低。因为只能指望植物自然转化提供人类活动的有机物和能源,所以选择有三:要么节衣缩食,要么扩大植物种植面积(地广人稀),要么只能延长等待的时间。

粮食安全的“灰犀牛”,转基因农业能否力挽狂澜?

化石燃料/石油化工正是第三种思路的产物。我们虽然向未来等待的成本太高,但可以向过去找。地底下有大把大把过去几亿年积攒下来的有机物,当然要利用起来了。煤炭形成于距今1.3-3亿年前,现有石油储量的2/3大约形成于1亿年前,有研究认为,即使在最理想环境下,石油的形成也要200万年,这显然不是你我等一等就能得到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要求能源充足供应的工业革命最先出现在英格兰这个“煤岛”上,而非缺乏燃料的中国南方经济发达地区。

结论显而易见,未来人类要继续生产、继续发展,要过好日子而不倒退回去过刀耕火种的生活,就必然离不开石油工业(煤炭的应用范围要小很多)。所以,石油农业作为石油工业的分支,也必然面临原材料总量上限的制约,不管是五十年、一百年、两百年、五百年,这个限制在理论上是必然存在的。

现在还有一种“人造肉”,即使用提取的动物细胞直接在人工环境下“长成”可食用的“肉”。不过它同样面临能源转换效率的问题,所需的能源与营养物质一点不能少,而且效率还要低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与其指望人造肉提供食物,还不如改吃素。

除此之外,人类对食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水涨船高。发达国家的肉制品、乳制品的消费量远超发展中国家(平均2-10倍),而肉(鱼)类生产要消耗的饲(饵)料相比初级农作物高出数倍,FIFO系数平均在3至7倍,即每产出1公斤肉制品,需要对应公斤数的饲料。但是生产这些需要动物,动物也要吃东西,要生产优质的产品就要求优质的饲料,而这难免就会发生与人争食的问题。

随着发展中国家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肉制品、乳制品的消费要求也会逐渐提高,这会使本就紧张的全球粮食供应矛盾更加突出。虽然现在亚非拉还有大片土地可供开发利用,但也同样面临植物转化效率上限的制约。另外,将大面积的草原、森林、低地、沼泽开发为农场,也存在破坏生物多样性、使农业生产系统更脆弱的问题。比如19世纪的爱尔兰大饥荒,就是因为高度依赖的土豆品系太单一,导致感染病菌后全国范围大面积绝收,很多爱尔兰人就是在那时出去“闯美国”的。

粮食安全的“灰犀牛”,转基因农业能否力挽狂澜?

2.生态农业是最后的防线,转基因是希望所在

要让更多的人口都能生活得更好,只能靠提高植物的能量转换效率。假设人类不会愚蠢到毁灭于自己制造的武器,那么就必须从长计议未来的农业问题。上面已经说过,石油农业的模式因为原料来源限制的问题,迟早会面临瓶颈,这个时间可能是一百年后、两百年后,也可能更久,根据石油的开采与消耗速度有所不同。

所以未来人类必须设计出不需要,至少是大幅度降低对石油化工产品依赖的农业技术。最基本的思路就是在保障食品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单位土地、单位水、单位肥料、单位劳动力对应的农产品产量。换句话说,提高植物转化能量的效率。

目前来看,大的方向有两个。一是生态农业,利用各种类动植物、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大程度实现物质交换的内循环,利用对人类无用的副产品补充土地肥力,同时提高产量。二是转基因农业,直接在分子层面改变动植物的性状,让对人类有用(可食用)的部分生长得更大,生长周期更短,提高对病虫害和恶劣天气的抵抗力,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其中,转基因农业可能更具潜力。根据中科院院士许智宏、陈晓亚的介绍,几年前科学家曾对使用转基因后的效果做了一项详细统计:转基因作物平均增产22%,降低农药使用量37%,降低农药费用39%,增加生产成本3%,增加利润68%,发展中国家得益比发达国家更明显。

当然,也有一些另类的办法。比如有人在研究将昆虫作为食品原料的来源(成品看不出来原料,比如磨成粉作成汉堡)。目前在安全性、营养价值、生产效率、口味等方面都没有难以逾越的困难,最大的难题可能还是需要消费者克服心理上的障碍,但短期内让大众接受还是很困难的。

整体来说,两种方法也都存在不足。首先,发展生态农业的知识主要靠总结经验得来,这受制于植物的生长周期,使得技术层面的进步缓慢。而且由于要进行更复杂的照料,生态农业要求更多的劳动力投入,这使得其成本难以大幅度下降。如果是在劳动力便宜的国家,其中的差别还不太大,但在发达国家要实现同样的效果则有难度,同样的产量成本更高,同样的成本产量更低。

也就是难以用同样的成本保持生活水准不降低,要么日子过紧一些,要么就得多花钱。如果想用自动化的方法替代人类劳动力,但机器的成本也要考虑,总的效费比不一定更高。

另一方面,大众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始终存在疑虑。很多人都直觉地认为,因为转基因食品“不自然”,所以“不安全”,进而觉得种植/进口转基因农作物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并为此大声疾呼,呼吁有关部门一定要守好这道大门,否则国将不国云云。

实际上,我们今天吃的大部分食品,在几百年前还都不存在,从这层意思上讲,我们都是从出生那天起就是吃转基因食品长大的。比如番茄,我们今天吃的番茄比它的老祖宗醋栗番茄已经变大了100多倍,共有18个主要基因发生了变化。再比如土豆,土豆在驯化的过程中,块茎变大了几十倍,形状变得更加规则,便于我们食用。此外,棉花、番木瓜、大豆、油菜籽等,基本上也都是转基因的。

这些“自然”的转基因是依靠自然变异,而现在所说的转基因技术,只是人为加速这种变异,并且更加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减少了很多过去只能靠多做实验才能验证的成本。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能证明转基因不安全的切实证据。

其实部分反对转基因食品的人,是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目的。就好像卖散养鸡的商家会攻击现代化养鸡场的养殖鸡,但科学早已证明,两者的营养成分完全一致,而且养殖鸡不但成本更低,而且在抗病菌、抗寄生虫感染等方面,要明显优于散养鸡。至于散养鸡多出来的那部分“鲜味物质”,与其更高的售价和食品安全方面的风险相比是不是值得,就见仁见智了。

此外要求转基因食品自证安全性“清白”的逻辑也是缺乏科学精神的。一些网络公知反对转基因食品的逻辑是,在证明完全彻底的安全之前,要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再等一等看一看。不过,他们等待的其实是一种“反证”,即不安全的例证,一旦有了即证明了转基因食品的不安全,而在那之前,都可以继续以“未证明安全”为由继续拒绝。

这种理由是荒诞的,真正科学的方法应该是“无罪推定”。直到有证据证明不安全之前,都应该假定其是安全的。即使是严格的药品研发也是按照同样的方法,一种新药上市之前要经过严格的测试,但在发现毒副作用之前,并不能因其具有“潜在的副作用”就拒绝进行研发,否则哪里来的新药?

3.巨头垄断会否抑制创新?

相比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我更担心农业领域的巨头垄断会抑制技术创新。2015年至今,国际农业领域的重大并购案不断,陶氏化学公司(DOW)以1300亿美元合并世界排名第二的美国化工公司杜邦公司(DuPont);中国化工(ChemChina)490亿美元收购了种子行业巨头先正达(Syngenta);德国化工巨头拜耳(Bayer)拟以660亿美元收购另一著名种子公司孟山都(Monsanto),如果成功的话将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农药和种子公司。这三大天价收购将使全球农业领域从六大公司缩减至四大公司。(上文未提及的是巴斯夫BASF)

竞争委员官员Margrethe Vestager道出了欧盟的担忧:“种子和农药对农民和消费者来说至关重要。我们需要确保有效的市场竞争,让农民能够以实惠的价格购买质量更好的产品。这样的环境才能保持农业公司创新和改善产品的能力。”

不管拜耳最终是否能如愿收购孟山都,农业领域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的趋势都难以忽视。这种集中度,或者叫垄断的程度越来越高,其行业门槛也就越高,给后来者进入的机会就越小,对现有“玩家”的威胁就越小,与之相应的,行业的活力、创新力也就越低。

姑且不论政治层面的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仅就技术创新层面的隐患就必须加以重视。高度垄断带来高额利润,如果一家医药公司开发了能一劳永逸、彻底治愈疾病的灵药,它一定也是选择把配方锁到保险柜里,继续卖过去那种要月月服、年年吃的旧药。少数几家行业垄断者坐下来聊一聊就能决定行业利润的分配,谁还会展开激烈的竞争?新技术又要从何而来?

国有企业大锅饭的航空母舰竞争不过市场经济游击队的小舢板,所以计划经济倒下了,市场经济站起来了。但现在行业垄断正在催生新的巨无霸,这究竟是好是坏,现在经济学家们还有争议。但如果站在超越国家、超越民族、超越意识形态,为全人类命运负责的高度来看,这种垄断最好永远不要到来。

注:本文引用的数据来自网络,不排除错漏的可能性,欢迎各行业专家指正,谢谢。

热搜:农业,安全,农业,安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粮食安全的“灰犀牛”,转基因农业能否力挽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