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生物医药公司君圣泰医药,冲击港股IPO。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君圣泰医药此次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为核心产品HTD1801的临床研发活动、注册备案及获批后研究提供资金,以及用于肥胖候选药HTD1804等临床前阶段产品的开发等。
不过,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有主营业务收入。2021年至2022年,公司的研发支出分别为0.84、1.83亿元,共计2.67亿元,其核心产品HTD1801的研发占其中9成以上。
需要提及的是,公司2022年末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2.73亿元,相比于2021年末的7.65亿元,减少了64.31%;根据招股书,公司在手现金减少主要是融资净额的减少,业内人士表示,这将很大程度制约公司研发活动的投入,进而影响核心产品的上市进度。
六轮融资共募集13.62亿
招股书显示,君圣泰医药于2011年成立,是一家全球一体化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发现、开发及商业化多功能、多靶点的首创疗法,以治疗代谢及消化系统疾病。
目前,君圣泰医药已自主开发包含5款候选产品的产品管线,涵盖9种适应症,其中5个适应症项目已处于临床开发阶段,涉及口服多功能小分子药物HTD1801及TLR4抑制剂HTD4010两款产品。
根据招股书,公司目前的核心产品HTD1801,为双组份新药,包括小檗碱和熊去氧胆酸(预防药物性结石形成),作用于肝肠系统,发挥综合性的抗炎及代谢调节作用,可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效果,包括改善代谢、保护肝脏、抗炎及抗氧化应激。
君圣泰医药预期将于2025年在中国提交HTD1801的首个新药上市申请,适应症为2型糖尿病。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君圣泰医药尚未有主营业务收入,2021年至2022年,公司的其他业务收入为1382.1万元、2058.1万元,同期的净亏损则分别为2.17亿和2.2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君圣泰医药核心产品的研发资金,主要是依靠此前的数轮融资所得资金。
招股书显示,2011年当年,公司成立,刘利平和海普瑞天使轮分别投资1500万元和2000万元。2016年,海普瑞、新疆泰同、前海海创、西藏宁丰四家机构在A轮中投出1亿元。
此后,2019年4月、2020年12月,君圣泰医药分别获得B轮和B+轮融资2200万美元、5971.6万美元。最近一次的C轮和C+轮,君圣泰获得融资金额8000万美元、2660万美元。
长江商报记者粗略计算,自2011年以来到2023年最后一轮融资,君圣泰医药共获得6轮共计约13.62亿元的融资;公司最后一轮融资的投后估值5.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8.25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自2018年港股18A政策推出之后,众多未实现收入和盈利的生物医药公司冲击港股IPO,此次的君圣泰医药冲击IPO也同属此类。
不过,最近港股的创新药公司康宁杰瑞、康诺亚等在后期揭盲数据不及预期情况下,股价纷纷大跌,整个港股和A股创新药板块亦出现下跌;在此情况下,君圣泰医药冲击上市,二级市场估值或将承压,业内人士表示,并不排除公司一、二级市场估值出现倒挂。
现金流承压或挤压研发支出
根据最新的财务数据,君圣泰医药的现金流紧张成为悬在公司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对创新药的研发来说,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至关重要,因此对于君圣泰医药来说,在目前还未有收入的情况下,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就显得难能可贵。
不过,从上述融资情况可以看到,君圣泰医药在2019年4月进行了B轮融资之后,时隔一年半才迎来B+轮融资,可见公司融资能力较为孱弱。
此外,根据公司的财务报表,截至2022年末,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2.73亿元,较2021年末的7.65亿元,减少了4.92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公司在手现金的减少,主要是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大幅下滑。2021年,公司的融资现金净额为4.94亿元,而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减少到只有4603.4万元,减少了高达9成。
而与此同时,君圣泰医药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都在大幅流出。2021年,公司的经营现金净额和投资现金净额分别为-9054.6万元、158.8万元,而到了2022年,这一数据分别变为-1.72亿元、-4.1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创新药的研发支出是刚性支出。2021年至2022年,君圣泰医药的研发开支分别为0.84亿和1.83亿元,其中,核心产品HTD1801的研发支出分别为0.76亿元及1.74亿元,均占当年研发支出的9成以上。
该公司表示,研发支出的增加主要由于临床及临床前开发活动支出增加,包括第三方合约开支、员工成本及员工持股计划开支增加。
业内人士表示,君圣泰医药现金流大幅减少将挤压研发费用的投入,HTD1801的研发和上市进度或不及预期。也因此,本次的港股IPO募资显得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