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创制”科技专项开花结果
我国抗癌药研发驶入快车道
本报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赵永新)“作为一个与癌症斗争了一辈子的老医生,我感到特别激动、特别欣慰!”在2月22日上午举行的免疫抗癌新药达伯舒上市发布会上,年逾九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的发言赢得阵阵掌声。
由信达生物和礼来制药共同研发的达伯舒(学名“信迪利单抗注射液”)是我国首批自主研发的免疫治疗抗肿瘤药物,具有高亲和力、持久稳定、靶点占位率高等特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主持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药免疫治疗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的效果,不亚于国际医药巨头的同类创新药物。
我国于2008年启动实施了“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新药专项”),达伯舒等一批新药均得到“新药专项”的支持。据“新药专项”技术总师桑国卫院士和“新药专项”实施办公室主任杨青介绍,“新药专项”实施以来立项1900余项,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近200亿元,引导地方财政、企业等其他来源的资金投入近2000亿元。按照“培育重大产品、满足重要需求、解决重点问题”的原则,“新药专项”坚持聚焦发展策略、加快创新研发,突破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产出了一批重大创新药物品种,显著提升药物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新药专项”共产出38个1类新药,数量超过专项实施前的7倍;初步建成以各类创新技术平台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显著提升了我国药物自主创新能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产业发展、支撑服务医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