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媒体融合发展进入3.0时代,媒体需多元发展,寻找更多经济支撑点

栏目:财经    来源:和讯网    作者:谷小金    发布时间:2019-02-23 11:51   阅读量:8043   

向移动端的转移甚至倾斜不是随波逐流,不是偶尔为之,而是刻意推进、奋发有为的具体表现。

一些地方虽然把一些媒体捆绑在一起,但管理、运营、采编仍然各自为政,并没有实现媒介资源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有效整合。

丰富技术体系,展开智能化布局,媒体行业技术和生态布局的必要性日益凸显。

融合呈现四大特征

蓝皮书指出,最近一年,我国媒体融合呈现以下4个鲜明的新特征:

——从被动融合到主动作为。向移动端的转移甚至倾斜不是随波逐流,不是偶尔为之,而是刻意推进、奋发有为的具体表现。

——从做新如新到做旧如新。最初的媒体融合探索主要是做新媒体、做增量,在升级的过程中,从增量到存量,改革向深层次突破。

——从点线带动到全面突破。经过数年的努力,媒体融合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从点线突破到面的推进,对媒体行业整体而言既是一次剧烈的转型,也将是一次成功的跨越。

——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在“造船出海”方面,媒体的自主可控平台化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标杆,如川报集团的封面传媒、湖北广电(000665)的长江云、广东广电的触电新闻等。媒体一方面积极扩大影响力,借道各大商业平台进行信息分发;另一方面更为重视客户端、云平台和全媒体指挥调度中心建设并取得成效,进一步掌握了主动权,提升了传播力。

发展存在六大问题

通过调研,蓝皮书认为,目前各地媒体融合实践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投入不足的现象比较普遍。互联网产业是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三高”产业。由于媒体融合是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完全靠财政支持难以为继,也不具备可持续性。

——对高端融合型人才吸引力不足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囿于编制、薪酬待遇等体制机制问题,留不住人几乎是所有媒体面临的难题。

——产品研发和运营的能力亟待提高。传统媒体产品研发和运营管理的经验和观念偏弱,面对新闻传播社交化、互动化、分众化、多样化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在产品研发和运营管理方面的能力明显偏弱。

——跨媒体、跨地域融合还有若干难题。一些地方虽然把一些媒体捆绑在一起,但管理、运营、采编仍然各自为政,并没有实现媒介资源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有效整合。

——媒体内部资源优化配置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一些媒体虽然建立了“中央厨房”,但没有发挥出集团化采购、流水线生产、订单化分销的优势。

——在监管方面,传统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开办的新媒体并没有享受“国民待遇”。也可以说对商业互联网公司的监管还没有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

总体来看,媒体融合发展已经跨越了艰难的起步期,进入了快车道,大势已成,势不可当。蓝皮书认为,未来几年必将是媒体融合发展开创新局的阶段。

未来凸显十大趋势

蓝皮书指出,媒体融合将坚定方向,从制度、技术、经营、服务等多方面布局,优化顶层设计、改善评估标准、引进优秀人才、精准定位用户、拓宽服务范畴、增强技术体验、丰富多元市场,推动融合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对于媒体融合发展的十大新趋势,蓝皮书总结为:

优化顶层设计,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完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体制,媒体在获得政府部门提供的新闻资源和其他支持的同时,也认为市场能力受到一定约束,希望政府进一步增加支持力度;

坚持内容原创,振兴媒体品牌,引导用户接触有深度的观点和文化;

取商业公司之长,实现全方位融合;

构建科学考评体系,完善评估制度;

建立存量人才库,提升引进人才奖励机制;

新媒体行业明确身份定位再出发,如全国10余家省级新媒体集团的网站需要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记者需要取得记者证,喜马拉雅等视听类APP身份也比较尴尬;

营建有利于媒体转型的管理环境,自媒体的法制化建设速度跟不上互联网发展;

丰富技术体系,展开智能化布局,媒体行业技术和生态布局的必要性日益凸显;

探索多元经营,增强市场竞争力,要解放思想、优化结构、多元发展,寻找更多的经济支撑点。

热搜:经济,经济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媒体融合发展进入3.0时代,媒体需多元发展,寻找更多经济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