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被称作“现代工业的粮食”,是信息技术产品最重要的基础性部件。从手机、计算机、汽车,到高铁、电网、工业控制,再到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这些领域产品的生产和更新换代都离不开芯片产业。
近年来,中国通信产业发展迅速,芯片自给率不断提升,但是总体来看,自给率并不高。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我国集成电路(即芯片)进口额已连续3年位列所有进口产品首位。
巨大的需求给了中国芯片产业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有理由相信,2019年,中国芯片产业将聚集更多的海归力量,他们将在“中国芯”领域开辟新的更广阔的天地。
政策支持助力“中国芯”
2018年6月,胡振波在武汉光谷注册成立了芯来科技(武汉)有限公司。他也非常看好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前景,认为中国的芯片产业整体比较薄弱,“但正是因为有这些薄弱的地方,才给了国内企业追赶和填补薄弱领域的机会”。他说:“不仅是2019年,未来10年可能都是芯片产业出现质变和突破的机遇和时间周期。”
芯片产业人才缺口大
我国芯片产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一直存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曾于2017年发布过《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6-2017)》,指出我国集成电路有40万的人才缺口。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非一日之功,2019年,芯片产业的人才缺口依然很大。
胡振波表示,在芯片产业,不管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有“招人难”的问题,高校微电子专业培养的人才并不多,随着这两年芯片领域的资金和产业规模增大,人才缺口就更加明显了。
分析人士指出,芯片产业人才缺口大不仅仅是因为数量不够,还因为质量不高。学校教材和学科设置跟不上行业发展,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度偏低。早在2015年,为尽快满足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教育部等六部门就出台了《关于支持有关高校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的通知》,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17所高校筹备建立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但是,人才教育从投入到产出所需要的周期较长,而海归无疑是填补这一人才缺口的重要来源。
更多海归将聚力芯片产业
张源曾留学英国,在萨里大学获得移动通信专业博士学位。2016年,他回国创业,成立创新维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推出了“基于SDR(软件定义无线电)的物联网芯片”解决方案。张源表示,国内芯片设计的相关企业有几千家,但从业人员却只有14万人,这是远远不够的。“市场需求导向下,未来不论是归国留学人员还是国内高校毕业生,都将有更多人在芯片产业就业。”张源预测说。
庄巍也认同2019年在芯片产业创业的海归会越来越多。他表示,中国的芯片产业国际化程度很高,海归在国外学到先进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在国产芯片产业大展身手。海归创业是国内芯片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对想要在芯片产业创业的海归,庄巍建议道:“关注芯片产业的发展,要看新的增长点在哪里。在已经应用了芯片的传统领域,企业主要通过不断提高性价比来提高竞争力。但对于芯片应用新拓展的领域,谁先进入市场谁就有话语权和定价权,就可能赚得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