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有不少公众下载了个人所得税APP
国家税务总局推出的“个人所得税”APP已经在各大手机平台的软件商店悄然上线。国家税务总局总审计师刘丽坚介绍,“个人所得税”APP软件目前仅支持实名注册功能,同时国家税务总局也导入了一部分纳税人的信息,以此进行校验和压力测试。
针对下个月开始实施的个人所得税新政,由国家税务总局推出的“个人所得税”APP已经在各大手机平台的软件商店悄然上线,已经有不少用户开始下载这款APP并且给出了评价。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这款APP应用了包括人脸识别在内的多项热门技术手段,尤其可以提供目前纳税人最关心的从明年开始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不过目前这一模块尚未开始使用。根据此前国家税务总局相关人士介绍,该功能将与个税新政同时开始使用。
体验
APP功能模块尚未启用但已可注册
北青报记者昨天下载了这款APP,整个过程还算顺利,只是在人脸识别环节遭遇了多次反复才成功。不过,由于这款APP目前主要功能模块都没有投入使用,因此目前只是处于用户注册阶段,真正使用效果还有待日后实际使用中观察。
用户在使用这款软件前先需要注册,注册分为两种方式:大厅注册码注册和人脸识别认证注册。其中大厅注册码注册方式,需要先持有效证件去办税大厅获取一个注册码,然后才能在APP上完成注册,因此更多用户可能会选择人脸识别注册。人脸识别注册必须是持有居民身份证的纳税人才可以使用,在填写过身份证号和姓名后即可进行人脸比对。北青报记者看到,该人脸识别界面与支付宝的人脸识别相似,但识别的环境要求更为严格,需要人脸在较强光线下才能被识别,否则识别区会一直显示“再清晰一点”而无法通过。
在通过人脸识别后,目前仅需填写简单的户籍信息并设立用户名和密码即可完成注册。完成注册后,用户还需要完善个人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和可享受优惠信息两部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可享受优惠信息并非指的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而只限定于“残疾”、“烈属”、“孤老”三种税收优惠情形。
在完成个人信息填写后,用户可以发现在自己的“任职受雇信息”一栏中会自动生成自己的单位信息,包括单位名称、纳税人识别号、任职受雇日期等信息。目前,该APP中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等模块还没有上线。
追访
APP未来可实现电子缴税和电子退税
据悉,这款APP可以提供电子缴税和电子退税业务,纳税人在申报完需要缴纳的税款后,可选择多种缴税方式快速完成缴税支付;如果在申报完产生了多缴需要退税的,也可以通过APP快速完成退税申请。同时纳税人也可以随时通过手机查询自己办理过的信息采集、申报、缴税、退税等业务的办理情况,相当是一部随身携带的“电子税务局”。
另外,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合伙企业合伙人,也可以通过这款APP进行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的月(季)度预缴申报、年度申报、多处汇总年度申报。
释疑
纳税人为什么要留存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资料?
国家税务总局总审计师刘丽坚介绍,“个人所得税”APP软件目前仅支持实名注册功能,同时国家税务总局也导入了一部分纳税人的信息,以此进行校验和压力测试。其中“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填报功能将在12月31日正式投入使用。
刘丽坚提醒用户,填报专项扣除信息在第一次填写时一定要填完整,便于及时享受优惠,以后月份、年度享受时就不需要再填。而且每年末如果没有变化,确认一下即可,无需重填,有变化的则把变化部分更改即可。他特别强调,税法和专扣办法都已经明确规定,税务机关和扣缴单位都必须做好信息保密工作,有责任保护好纳税人的隐私。
对于专扣办法中规定部分扣除项目需要纳税人留存必备资料的内容,国家税务总局人士表示,这主要是为了界定好征纳双方的法律责任,倡导大家共同维护诚信社会。“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不是说可以通过部门信息共享来校验吗?为什么还要每个人留存资料呢?这主要是因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在我国还是首次实施,各方信息共享还需要一个逐步健全完善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纳税人留存的资料将越来越少。”
刘丽坚特别说明,这些留存的资料不需要提交,申报时既不需要给税务机关,也不需要给扣缴单位。税务部门在事后核验时,凡是能通过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核对上的,就不需要找纳税人查阅留存资料;如果部门信息核对不上就会找纳税人核对,需要得到纳税人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