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Apollo一周年:为开放而生

栏目:财经    来源:中新网    作者:燕梦蝶    发布时间:2018-04-23 09:40   阅读量:17337   
Apollo一周年:为开放而生

1.为开放而生

用了人类最伟大科技创举的名字,足以看出百度Apollo从一开始就坚定了信念,带着足够的开放与自信: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帮助他们结合车辆和硬件系统,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

陆奇用“开放能力、共享资源、加速创新、持续共赢”十六字宣言概述了Apollo生态的战略目标,并且一再强调 “开放共享“的精神。按照百度的规划,Apollo计划将分三步走:2017年7月,开放封闭场地的自动驾驶能力;2017年12月,拥有在城市简单路况下的自动驾驶能力;2020年底前,逐步开放至高速公路和普通城市道路上的全自动驾驶。

每周持续更新开源代码,不断拓宽应用范围,探索新车型新硬件的移植,并不断的把这些能力输出,这种类似于“做公益”的不断贡献,百度是为了什么?毕竟对于技术这样敏感的领域,保密与独享是不成文的规则。

“开放“与”共赢“的Apollo计划的确走了一条与传统汽车巨头不同的道路。占据全球绝大多数汽车销量的福特、大众、宝马、奔驰等传统汽车巨头们,按道理,它们应该最大力度地投入自动驾驶领域,从现状看它们虽然投入了各种资源部署自动驾驶技术测试,但我们很难将它们称为自动驾驶技术“先锋”。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无人车将颠覆未来交通方式,快速推动相当于失去现有的市场,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巨头们聚焦的是某款汽车产品,它不及互联网那样的影响力,以开放平台汇聚技术实现共享,且往这个方向努力更得不偿失,相当于革自己产品的命。做大产业内最佳的产品,而非唯一的产品。这就是百度开放的野心:拥有一个产业比一个产品更重要,掌握生态的统治比生产一辆无人车更有战略意义。

给予各种开发者以发挥的平台,最终打造今天发达的设备应用生态,对移动时代,乃至人类进程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开放并非放弃利益

必须强调的是,开放的善举不能忽略商业的本质。

依靠Apollo 核心的高精度地图和高精度定位的能力不断吸引合作伙伴,释放自己的云端能力,同时在通过众多的数据“反哺”强化自己在云端的服务能力,也许这才是 Apollo 的关键点:开放与善意背后并非放弃利益。相反,它本质是建立一个商业帝国:自行研发自动驾驶技术任务庞大且艰巨,以开放集众人智慧,从而成为完整自动驾驶方案的提供商,掌握自动驾驶生态话语权,加速商业化进程。

这一点上,百度深谙此道,特斯拉也懂得。2014年埃隆·马斯克宣布把特斯拉的全部技术专利开放。用特斯拉自己的话说,让专利开源最重要的是避免了新能源车整个产业落入IT业的老路中。后来的结果也表明,技术开放并没有让特斯拉丧失技术优势,反而获得了品牌、口碑以及充电标准制定的制高点。

詹姆斯·卡斯在《有限和无限的游戏》中说:“有限的只是我们的视野,而非我们所审视的事物本身,意识到这一点就能够突破任何界限。”他进而指出,”由于每个无限游戏都消除了界限,因此它向参与者展开了一个新的时间视界。

百度Apollo用开放的方式将全世界的自动驾驶领域资源整合起来“,用开放的方式打造一个平台,聚集所有”打井者“的智慧和力量,一起“打井”直到出水为止。

Apollo平台开放了超过20万行代码,超过2000名开发者及合作伙伴下载使用了Apollo代码,近10000名开发者在全球最大的开源社区Github上推荐使用Apollo开源软件。以开放换取无限大的增量,百度的Apollo计划的逻辑正是商业化最高效的路径。百度CEO李彦宏透露,今年7、8月和金龙客车合作的百度无人车就可以实现量产,有趣的是,这种小型巴士没有驾驶位也没有方向盘,是真正的无人驾驶状态。这就意味着,百度无人车的商业化已经在眼前。

今天Apollo2.5被誉为自动驾驶开放平台上线以来的“最强版本”。它被赋予了“安全“的保障,着力解决无人车最敏感,也是最困难的问题。百度也因此成为中国自动驾驶的代名词,为“开放打败封闭”的成功故事再作新的注解。

热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Apollo一周年:为开放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