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微专业。
从近两年各大高校的探索和实践来看,学校在设置微专业时,一般选择与科技前沿技术领域相关的专业学科,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衔接,以培养产业所需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秉承鲁班精神,锻造一流人才我们是2021智能建筑实验班!最近几天,在广东工业大学首个微专业智能建筑开学典礼上,班级首批50名本科生热情喊出了开学宣言2022年,广东工业大学启动微专业项目建设,计划每个学院至少开设一个微专业,充分利用科研和企业资源,打造一批小而美的特色人才培养项目
其实微专业并不新鲜最近几年来,为实施新时期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我国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微专业日益火热的微专业能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未来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未成年不等于未成年。
微专业,简单来说就是小而灵活的专业是大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和职业发展需要,拓展跨学科知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广东工业大学教务处副主任肖明教授说,微专业既是大专业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实现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路径之一
比如广东工业大学开设的智能建筑微专业,可以让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选修自动化,计算机,机械电子等学科的课程,计算机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还可以学习土木工程的施工知识山东大学开设的17个微专业来自山东大学10个学院,包括生物微电子,多元智能,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等
辅修专业和辅修专业有什么区别辅修就是选择专业之外的另一个专业学生可以选修本专业以外的任何专业的非全日制课程微专业,在专业的基础上,交叉融合多个学科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小明说,微专业的设置是灵活的,没有单一的标准学校老师和企业专家可以根据行业需求进行整体规划和调整,可以不断迭代优化
其实除了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南工商大学等高校都相继开设了微专业。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青睐微专业在肖明看来,这与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倒逼高校专业和人才培养改革密切相关他说:过去高校专业设置过于细化,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之间联系不紧密,难以有效满足科技前沿的技术发展需求因此,高校要实施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战略,全面实施‘六优一拔尖’计划2.0,通过专业改革,设置微专业,交叉学科,推进新工科,新医学,新农科,新文科‘四创’建设
从近两年各大高校的探索和实践来看,学校在设置微专业时,一般选择与科技前沿技术领域相关的专业学科,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衔接,以培养产业所需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建设路径。
根据消息显示,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微专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高校开设的交叉学科课程,属于高校微专业,另一种是微专业,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面向高职院校学生。
微专业是高校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之举,也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新路径各大学根据自身资源特点和未来发展目标,对微专业的设置也不尽相同
比如武汉科技大学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试点微专业目前拥有大数据技术及应用,智能医学,创新创业管理等5个微专业根据消息显示,武汉科技大学开设微专业,旨在通过灵活系统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学术专业素养和特定领域的专业能力,使学生走出校园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山东大学开设的微专业旨在衔接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专业培养方案与职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所以该校微专业的课程设置总体来说是高层次,交叉性,挑战性的
广东经济发达,市场需要跨界复合型人才广东工业大学打造的微专业面向广东省双十战略万亿级产业集群规划,即10个新兴战略产业集群和10个支柱产业集群的布局,为广东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专业不仅能有效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微专业和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智能建筑微专业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这是我们原来专业学习中没有涉及到的,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和眼界微专业课时间在周末,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对专业学习和以后就业有帮助广东工业大学智能建筑微专业首届学生,智能建筑实验班班长洪玉华说
在广东工业大学,学生可以在大一第二学期申请微专业微专业的学生周一至周五按照专业的培养计划学习,周末按照微专业的培养计划学习专业毕业设计应包含微观专业要素两个培养方案并行实施,为学生‘开小灶’和‘添营养餐’小明说
他认为,微专业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塑教育教学组织形态的重要手段因此,建设微专业,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跨学科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创新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学科交叉融合水平,创新评价机制,以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标准,培养创新人才,为微专业建设提供开放多元的发展环境,关注数字化改革,通过海量开放网络课程,虚拟教研室等数字化平台共享专业课程资源,以科技手段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